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探访绵州古读书台 品味千年文墨书香

    2020-04-28 14:58:39


    四川绵阳有着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遗址遗迹。其中,城区西山公园里的扬雄读书台、南山公园里的郭玉读书台,江油市太平镇的李白读书台和梓潼县长卿山的司马相如读书台,已成为寻幽访古,感受书香文化熏陶的圣地。近日,笔者探访了这几处读书台,扑面而来的是绵阳版“书香伴我行”的古风古韵。

      扬雄读书台

      汉墨流芳千古

      谷雨之日,西山公园晨光熠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笔者走过一段幽静的林荫道,一座典雅的庭院就在路边。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座曲膝而坐、微微仰首的褐色石雕人像,古代文人的清风傲骨一览无余……他,就是西汉著名学者扬雄(扬雄字子云)。扬雄石像背后有处仿古风格的紫色建筑,集亭、台、楼、阁于一体。楼阁最高处挂有“子云亭”牌匾。与蒋琬墓遥遥相对的这处“子云亭”就是西山公园的镇园之亭台楼阁。

      据悉,于2016年风貌改造后的子云亭是全国唯一一个扬雄专题纪念馆。扬雄于2017年入选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名人。

      西山公园内扬雄读书台上的子云旧亭,最早修建之年已不详。如今看到的这座砖混结构六角亭,是1976年在原址重建的。其下的石壁上还有一龛道教造像,为唐咸通年间(871年)所刻,于195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本土学者刘文传告诉笔者,扬雄所著的《蜀王本纪》,让古蜀国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的历史得以保留下来,影响几千年,被称为四川历史上首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扬雄40多岁离开老家成都郫县,北上长安时途经绵阳,留恋西山美景而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为后世留下了“读书台”“洗墨池”等文化遗迹,以及“玉女窥书”的浪漫传说。

      江油李白读书台

      铁杵成针诗仙归来

      李白读书台位于江油市太平镇北,因李白少年在此读书而得名。此地又名小匡山、点灯山,因李白曾为翰林学士,又叫翰林山。小匡山山势挺拔峻秀,宛若一支毛笔指向蓝天。山上苍松翠柏茂盛,山下平通河水清澈见底。五代前蜀诗人杜光庭游览读书台,凭吊太白遗迹后,写下了“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的诗句。

      地方史志记载,李白的家就在青莲场边的阴平古道旁,因常有商旅往来,影响读书,于是,李白就来到离家不远的小匡山上,经常挑灯夜读到天亮。相传李白读完一本书后便放于岩上,天长日久,这些书便变成了书箱石。在书箱石下,还有一块李白晒书的石坪,一双李白读书兴起时在石头上蹭出的脚印石。

      司马相如读书台

      凤求凰兮千年相会长卿山

      司马相如读书台坐落于梓潼县长卿山,位于梓潼县城西25里左右。山上有一石窟,洞里有石台,台上供有司马相如塑像。洞口有“相如亭”匾额。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汉赋的代表作家。据传,西汉建元三年,汉武帝刘彻读相如《子虚赋》后,大为赞赏,于是派驷马高车诏宣司马相如进京。此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正燕尔新婚,文君就沿着金牛古蜀道送司马相如至梓潼。当时梓潼县令姓王,非常喜欢和崇拜相如词赋,经常陪相如夫妇在梓潼到处游山玩水。相如夫妇见蚕婆山山势如眉,潼水如带,鸟鸣花香,赞叹这方山水“实乃读书圣地也”,便留住蚕婆山腰一古刹,经常到附近的石穴内观景读书,直到次年春天动身北上。

      这石穴前有青砖拱砌成的大门一道,门高25米,宽21米,进深36米。石壁上镶刻有“长卿石室”4个隶书大字。石室前有“相如亭”,系1944年海灯法师捐款重建,并手书“相如亭”额匾一道。

      南山郭玉读书台

      医者仁心万载源远流长

      在绵阳,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读书台,就是南山郭玉读书台,位于南山公园里。在林荫小道间走了一会儿,便见一块黄色文化石,上有“郭玉读书台遗址”七字。旁又有一巨石,上用隶书所书《后汉书·郭玉传》,记载着这位医者圣手的事迹。

      据绵阳本土学者李德书研究,郭玉是东汉时期广汉郡(今新都县)人,年少时拜隐士医家程高为师,“学方诊六征之技,阴阳不测之术。”2000年前,程高的师父涪翁在涪水边行医,著作有《针经》《诊脉法》,并传给弟子程高,程高又传给了郭玉。清代时,有人开始在南塔旁建延贤祠,奉祀涪翁、程高、郭玉三代医家。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文体
  • /

    探访绵州古读书台 品味千年文墨书香

    2020-04-28 14:58:39


    四川绵阳有着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遗址遗迹。其中,城区西山公园里的扬雄读书台、南山公园里的郭玉读书台,江油市太平镇的李白读书台和梓潼县长卿山的司马相如读书台,已成为寻幽访古,感受书香文化熏陶的圣地。近日,笔者探访了这几处读书台,扑面而来的是绵阳版“书香伴我行”的古风古韵。

      扬雄读书台

      汉墨流芳千古

      谷雨之日,西山公园晨光熠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笔者走过一段幽静的林荫道,一座典雅的庭院就在路边。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座曲膝而坐、微微仰首的褐色石雕人像,古代文人的清风傲骨一览无余……他,就是西汉著名学者扬雄(扬雄字子云)。扬雄石像背后有处仿古风格的紫色建筑,集亭、台、楼、阁于一体。楼阁最高处挂有“子云亭”牌匾。与蒋琬墓遥遥相对的这处“子云亭”就是西山公园的镇园之亭台楼阁。

      据悉,于2016年风貌改造后的子云亭是全国唯一一个扬雄专题纪念馆。扬雄于2017年入选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名人。

      西山公园内扬雄读书台上的子云旧亭,最早修建之年已不详。如今看到的这座砖混结构六角亭,是1976年在原址重建的。其下的石壁上还有一龛道教造像,为唐咸通年间(871年)所刻,于195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本土学者刘文传告诉笔者,扬雄所著的《蜀王本纪》,让古蜀国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的历史得以保留下来,影响几千年,被称为四川历史上首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扬雄40多岁离开老家成都郫县,北上长安时途经绵阳,留恋西山美景而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为后世留下了“读书台”“洗墨池”等文化遗迹,以及“玉女窥书”的浪漫传说。

      江油李白读书台

      铁杵成针诗仙归来

      李白读书台位于江油市太平镇北,因李白少年在此读书而得名。此地又名小匡山、点灯山,因李白曾为翰林学士,又叫翰林山。小匡山山势挺拔峻秀,宛若一支毛笔指向蓝天。山上苍松翠柏茂盛,山下平通河水清澈见底。五代前蜀诗人杜光庭游览读书台,凭吊太白遗迹后,写下了“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的诗句。

      地方史志记载,李白的家就在青莲场边的阴平古道旁,因常有商旅往来,影响读书,于是,李白就来到离家不远的小匡山上,经常挑灯夜读到天亮。相传李白读完一本书后便放于岩上,天长日久,这些书便变成了书箱石。在书箱石下,还有一块李白晒书的石坪,一双李白读书兴起时在石头上蹭出的脚印石。

      司马相如读书台

      凤求凰兮千年相会长卿山

      司马相如读书台坐落于梓潼县长卿山,位于梓潼县城西25里左右。山上有一石窟,洞里有石台,台上供有司马相如塑像。洞口有“相如亭”匾额。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汉赋的代表作家。据传,西汉建元三年,汉武帝刘彻读相如《子虚赋》后,大为赞赏,于是派驷马高车诏宣司马相如进京。此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正燕尔新婚,文君就沿着金牛古蜀道送司马相如至梓潼。当时梓潼县令姓王,非常喜欢和崇拜相如词赋,经常陪相如夫妇在梓潼到处游山玩水。相如夫妇见蚕婆山山势如眉,潼水如带,鸟鸣花香,赞叹这方山水“实乃读书圣地也”,便留住蚕婆山腰一古刹,经常到附近的石穴内观景读书,直到次年春天动身北上。

      这石穴前有青砖拱砌成的大门一道,门高25米,宽21米,进深36米。石壁上镶刻有“长卿石室”4个隶书大字。石室前有“相如亭”,系1944年海灯法师捐款重建,并手书“相如亭”额匾一道。

      南山郭玉读书台

      医者仁心万载源远流长

      在绵阳,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读书台,就是南山郭玉读书台,位于南山公园里。在林荫小道间走了一会儿,便见一块黄色文化石,上有“郭玉读书台遗址”七字。旁又有一巨石,上用隶书所书《后汉书·郭玉传》,记载着这位医者圣手的事迹。

      据绵阳本土学者李德书研究,郭玉是东汉时期广汉郡(今新都县)人,年少时拜隐士医家程高为师,“学方诊六征之技,阴阳不测之术。”2000年前,程高的师父涪翁在涪水边行医,著作有《针经》《诊脉法》,并传给弟子程高,程高又传给了郭玉。清代时,有人开始在南塔旁建延贤祠,奉祀涪翁、程高、郭玉三代医家。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