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 11:02:38
继续推广“体育贷”
支持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持续举办“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消费季活动
2023年春节,成都迎来了体育消费热。相关数据显示,1月份,成都体育消费规模约5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5.6%。“今年春节,我们是在雪山上度过的。”市民朱女士说,这是她过得极有意义的一个“运动年”。“我们一家三口在西岭雪山上住了三天两夜,从早到晚都在滑雪、参加各种小活动,玩得太嗨了。”春节期间,朱女士一家在西岭雪山消费4000多元。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体育消费热不仅热在冰雪,新春健身活动、小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专业体育卖场的门庭若市,都给体育消费添了一份活力。
如何促进体育消费复元活血?近日,省政府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大方面36条措施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下简称“36条”)。这些政策有何亮点?与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相比,瞄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何不同?四川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体育贷”助力体育企业茁壮成长
2021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向成都某企业发放全省同业首笔四川省“体育贷”,该笔贷款采用纯信用模式,金额50万元。贷款资金到账后,客户感叹:“‘体育贷’真的是又快又及时,帮助企业补足资金缺口、渡过难关,真是太感谢了。”
像这样急需“体育贷”的企业,在四川还有很多。根据四川省体育局的调查数据,四川将体育产业纳入“4+6”现代服务业体系,规划到203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一万亿元,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但截至2020年,四川体育产业总规模才1734.02亿元,占GDP比重仅1.33%,离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更为重要的是,全省共有体育及相关企业5.3万余家(2020年统计数据),其中,中小微体育企业5.1万家,占比超过96%;规模以上体育企业1500余家,占比不足3%。多数体育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很多是租赁场地经营,没有固定资产抵押或抵押物不足,很难获得银行融资支持。
不仅如此,由于赛事活动、健身培训等体育业务开展大多具有人员聚集的特点,体育企业的生存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据四川省体育局初步统计,近两年来,全省无法正常经营导致关停的健身房等个体企业超过5000家,市场主体承办的赛事活动合同履约率不足40%。
面对严峻的形势,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再不对体育企业给予大力融资支持,将对全省体育产业健康平稳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为此,2021年8月,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体育局联合推出全国首支省级“体育贷”产品,通过建立贷款风险共担、融资成本补助机制,引导合作金融机构加大对体育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并在2021年12月顺利发放四川第一笔“体育贷”。截至2022年,四川“体育贷”政策推进顺利、成效初显,合作银行共计向全省21家体育企业发放贷款41笔,累计贷款金额10134.43万元。
四川省体育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贷”是针对四川境内依法在工商、税务等部门登记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无不良信用记录且进入《四川省体育产业单位库》的体育企业推出的贷款业务,这些体育企业均可在线填写企业、法人等基础信息资料申请。
此外,四川省级财政还对获得“体育贷”支持的企业给予融资成本补助,包括贷款利息补助、担保费补助、保险费补助以及信用评级费补助。同一企业通过“体育贷”,最高可以获得1000万元的贷款资金、50万元的贷款利息补助、20万元的担保费补助、20万元的保险费补助和5万元的信用评级费补助,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而且,为鼓励更多体育企业更方便、快捷地申请“体育贷”,四川省体育局还专门成立了“体育贷”官网和公众号,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申报、提交资料,再根据银行要求,进入后续调查程序,进行无接触、远程办理。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四川“体育贷”政策将持续深入实施,预计实现“体育贷”投放2亿元,惠及体育企业超过100家。
示范基地助力体育旅游产业上台阶
2月17日,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暨第六届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南川区举行。在此次大会上,成都马拉松、熊猫杯、阿坝冰雪之约休闲运动之旅、巴山大峡谷、麓湖水城景区等项目、景区获评川渝地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川渝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川渝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等称号。
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强化顶层设计,通过《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文体旅游业培育方案(2021—2022年)》等多个规划文件,明确了四川体育旅游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从政策、项目、平台等多个方面实施发力,进一步完善省级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激发体育旅游产业活力。
不仅如此,四川还进一步培育示范载体、打造品牌赛事,开展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川渝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定创建工作,打造一批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项目。截至目前,四川省已获评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类项目38个,评定省级体育旅游示范类项目46个。
此外,四川省体育局还以赛事为契机,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成都马拉松、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骑遍四川”环茶马古道雅安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甘孜环贡嘎山百公里国际户外山地运动挑战赛等一批体育旅游赛事应时而生,群众参与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近年来秉持着“全面推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把体育旅游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推介、交流活动,深入推动四川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两地联动运动川渝更具活力
2022年11月7日,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暨2022年第二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启幕。作为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的重头戏,“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消费季通过赛事活动、场景展示、互动体验、项目表演等,展示四川体育消费场景,让体育消费成为四川省新的消费热点。
这并不是成渝体育产业联盟的首次牵手。2021年10月15日,在第五届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川渝两地体育部门首次签约发起了成渝体育产业联盟。联盟成立后,双方明确提出以“三联合”(联合办会、联合办赛、联合办展)为抓手,推动全方面协同、多维度融合。
3年来,为进一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唱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双城记”,川渝两地体育部门携手打造的“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先后在重庆荣昌、四川成都东部新区、重庆沙坪坝、重庆城口、四川新都等地举行。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消费场景、体育产业峰会、体育旅游用品展会、体育赛事、体育消费券等,为全年龄段运动人群提供健身消费服务新模式。
相关数据显示,在“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的带动下,川渝两地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超过10%,这也成为推动双城体育产业联合发展的品牌活动和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重要抓手,川渝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
面对未来,川渝两地体育部门信心满满。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川渝两地体育部门将搭建起更多更好的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交流平台,共建川渝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重庆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重庆将深度携手四川,把体旅融合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努力形成一批有辨识度、标识性的体育合作成果,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当中,奋力书写体育的担当。(来源:丛雨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剑 )
2023-02-27 11:02:38
继续推广“体育贷”
支持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持续举办“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消费季活动
2023年春节,成都迎来了体育消费热。相关数据显示,1月份,成都体育消费规模约5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5.6%。“今年春节,我们是在雪山上度过的。”市民朱女士说,这是她过得极有意义的一个“运动年”。“我们一家三口在西岭雪山上住了三天两夜,从早到晚都在滑雪、参加各种小活动,玩得太嗨了。”春节期间,朱女士一家在西岭雪山消费4000多元。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体育消费热不仅热在冰雪,新春健身活动、小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专业体育卖场的门庭若市,都给体育消费添了一份活力。
如何促进体育消费复元活血?近日,省政府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大方面36条措施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下简称“36条”)。这些政策有何亮点?与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相比,瞄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何不同?四川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体育贷”助力体育企业茁壮成长
2021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向成都某企业发放全省同业首笔四川省“体育贷”,该笔贷款采用纯信用模式,金额50万元。贷款资金到账后,客户感叹:“‘体育贷’真的是又快又及时,帮助企业补足资金缺口、渡过难关,真是太感谢了。”
像这样急需“体育贷”的企业,在四川还有很多。根据四川省体育局的调查数据,四川将体育产业纳入“4+6”现代服务业体系,规划到203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一万亿元,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但截至2020年,四川体育产业总规模才1734.02亿元,占GDP比重仅1.33%,离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更为重要的是,全省共有体育及相关企业5.3万余家(2020年统计数据),其中,中小微体育企业5.1万家,占比超过96%;规模以上体育企业1500余家,占比不足3%。多数体育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很多是租赁场地经营,没有固定资产抵押或抵押物不足,很难获得银行融资支持。
不仅如此,由于赛事活动、健身培训等体育业务开展大多具有人员聚集的特点,体育企业的生存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据四川省体育局初步统计,近两年来,全省无法正常经营导致关停的健身房等个体企业超过5000家,市场主体承办的赛事活动合同履约率不足40%。
面对严峻的形势,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再不对体育企业给予大力融资支持,将对全省体育产业健康平稳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为此,2021年8月,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体育局联合推出全国首支省级“体育贷”产品,通过建立贷款风险共担、融资成本补助机制,引导合作金融机构加大对体育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并在2021年12月顺利发放四川第一笔“体育贷”。截至2022年,四川“体育贷”政策推进顺利、成效初显,合作银行共计向全省21家体育企业发放贷款41笔,累计贷款金额10134.43万元。
四川省体育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贷”是针对四川境内依法在工商、税务等部门登记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无不良信用记录且进入《四川省体育产业单位库》的体育企业推出的贷款业务,这些体育企业均可在线填写企业、法人等基础信息资料申请。
此外,四川省级财政还对获得“体育贷”支持的企业给予融资成本补助,包括贷款利息补助、担保费补助、保险费补助以及信用评级费补助。同一企业通过“体育贷”,最高可以获得1000万元的贷款资金、50万元的贷款利息补助、20万元的担保费补助、20万元的保险费补助和5万元的信用评级费补助,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而且,为鼓励更多体育企业更方便、快捷地申请“体育贷”,四川省体育局还专门成立了“体育贷”官网和公众号,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申报、提交资料,再根据银行要求,进入后续调查程序,进行无接触、远程办理。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四川“体育贷”政策将持续深入实施,预计实现“体育贷”投放2亿元,惠及体育企业超过100家。
示范基地助力体育旅游产业上台阶
2月17日,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暨第六届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南川区举行。在此次大会上,成都马拉松、熊猫杯、阿坝冰雪之约休闲运动之旅、巴山大峡谷、麓湖水城景区等项目、景区获评川渝地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川渝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川渝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等称号。
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强化顶层设计,通过《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文体旅游业培育方案(2021—2022年)》等多个规划文件,明确了四川体育旅游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从政策、项目、平台等多个方面实施发力,进一步完善省级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激发体育旅游产业活力。
不仅如此,四川还进一步培育示范载体、打造品牌赛事,开展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川渝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定创建工作,打造一批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项目。截至目前,四川省已获评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类项目38个,评定省级体育旅游示范类项目46个。
此外,四川省体育局还以赛事为契机,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成都马拉松、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骑遍四川”环茶马古道雅安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甘孜环贡嘎山百公里国际户外山地运动挑战赛等一批体育旅游赛事应时而生,群众参与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近年来秉持着“全面推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把体育旅游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推介、交流活动,深入推动四川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两地联动运动川渝更具活力
2022年11月7日,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暨2022年第二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启幕。作为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的重头戏,“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消费季通过赛事活动、场景展示、互动体验、项目表演等,展示四川体育消费场景,让体育消费成为四川省新的消费热点。
这并不是成渝体育产业联盟的首次牵手。2021年10月15日,在第五届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川渝两地体育部门首次签约发起了成渝体育产业联盟。联盟成立后,双方明确提出以“三联合”(联合办会、联合办赛、联合办展)为抓手,推动全方面协同、多维度融合。
3年来,为进一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唱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双城记”,川渝两地体育部门携手打造的“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先后在重庆荣昌、四川成都东部新区、重庆沙坪坝、重庆城口、四川新都等地举行。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消费场景、体育产业峰会、体育旅游用品展会、体育赛事、体育消费券等,为全年龄段运动人群提供健身消费服务新模式。
相关数据显示,在“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的带动下,川渝两地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超过10%,这也成为推动双城体育产业联合发展的品牌活动和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重要抓手,川渝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
面对未来,川渝两地体育部门信心满满。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川渝两地体育部门将搭建起更多更好的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交流平台,共建川渝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重庆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重庆将深度携手四川,把体旅融合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努力形成一批有辨识度、标识性的体育合作成果,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当中,奋力书写体育的担当。(来源:丛雨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