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成都这条马镇街 有说不完的故事

    2021-06-11 10:16:08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马镇街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马镇街东头连着蓥华寺街,西头连着小关庙街,街道长度不到200米,两侧多为旧式青瓦平房,有少数商铺。成都市工艺水印厂即设在列五中学巷内大门西侧,列五中学东侧为成都市肉食品加工厂。

      曾经无数遍走过马镇街,但是一直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主要原因是这条街实在是太短了,其次从蓥华寺街过来,没走几步路就到小关庙街了,那里是成都喝羊肉汤的最佳去处,前有美食诱惑,脚步自然加快,大多数人径直奔向小关庙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而去,也就忽略了马镇街。

      马镇街因什么得名呢?据记载,马镇街得名于原来设在街中的马政司衙门。我国自宋代开始,正式由官府管理茶马贸易,川西地区出产的茶叶,要经过熬煮之后才能食用,一般称为边茶,又因为都是压制为砖的形状,人们也称为砖茶。这些茶叶运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卖出之后将就这个钱又买回马匹运往内地,作为军政用马。这种茶马贸易长期保持,成为当时官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成都也就成为千百年来茶马贸易的主要管理中心,成都郊县也就成了边茶的生产中心和茶马古道的起点。

      在今天,从成都经雅安通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茶马古道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化旅游的一条热线。马镇街从宋代以来就是四川地区管理马政的衙门所在地,曾经名为马务街、马政街,清代名为马镇街,有可能是同音的误写,也可能是由于街道之上人马繁杂,有如市镇。在辛亥革命后,原来驿站马队这些地方已经修成了街。管理马队的机构在这条街上,于是这条街就被命名为“马镇街”。

      马镇街虽然比较短,但在东街口位置,门牌编号为马镇街12号,向北有一条支巷,直通列五中学初中部校门口,列五中学初中部校门就隐藏在这条支巷里。马政司官衙的旧址,就在今天的列五中学。

      马镇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的列五中学同样也有些来头。列五中学是由宜宾人同盟会会员张培爵牵头建立的,据说,在1904年的一个黄昏,数十名来省城的叙属(宜宾)青年学子,因求学无所,被迫困于旅社。张列五闻讯后,心绪难平。他想:如果能在成都办一所专门接纳叙属学生的学校,以后就不会再让那些家乡的学子求学无门,四处流散了,而且还能把“性行端谨,英勇有为”的青年培养成为革命之主力。想到这里,他立即找到文化名人李宗吾、雷民心、王检恒等17人商议。他们即刻拍桌响应,决定每人先捐出1个银元作筹办经费。当17块银元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四川教育史上的一所名校—列五中学就这样诞生了。

      马镇街不长,小区也不多,只看到12号的列五中学和寄炉,以及21号和39号的两个小区。“马镇街21号”这几个字,看起来还真有点年头的味道。在马镇街21号旁边,还闲置了一块土地,虽然不是很大,用铁围栏围着,里面长满了野草,有几棵树长得粗壮挺拔。

      从马镇街这条支巷走进去的时候,大多数人就会立即被一座民宅的建筑风格吸引住。这座民宅外墙为青砖,飞檐勾角,大门斑驳的红漆,透出一种古朴的味道,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家名叫寄炉的网红火锅店。

      随着夕阳西下,暮色四起,路灯也随之点亮,散发着朦胧的光晕,人们提着菜穿梭于马镇街,伴随着袅袅炊烟,灰墙青瓦,也都被人间烟火氤氲得温暖可依。马镇街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虽然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相比周边的街道,少了一分浮华喧闹,多了一分市井宁静。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这条老街上历史的痕迹已渐渐褪去,但这里的历史底蕴仍旧留存。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成都这条马镇街 有说不完的故事

    2021-06-11 10:16:08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马镇街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马镇街东头连着蓥华寺街,西头连着小关庙街,街道长度不到200米,两侧多为旧式青瓦平房,有少数商铺。成都市工艺水印厂即设在列五中学巷内大门西侧,列五中学东侧为成都市肉食品加工厂。

      曾经无数遍走过马镇街,但是一直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主要原因是这条街实在是太短了,其次从蓥华寺街过来,没走几步路就到小关庙街了,那里是成都喝羊肉汤的最佳去处,前有美食诱惑,脚步自然加快,大多数人径直奔向小关庙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而去,也就忽略了马镇街。

      马镇街因什么得名呢?据记载,马镇街得名于原来设在街中的马政司衙门。我国自宋代开始,正式由官府管理茶马贸易,川西地区出产的茶叶,要经过熬煮之后才能食用,一般称为边茶,又因为都是压制为砖的形状,人们也称为砖茶。这些茶叶运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卖出之后将就这个钱又买回马匹运往内地,作为军政用马。这种茶马贸易长期保持,成为当时官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成都也就成为千百年来茶马贸易的主要管理中心,成都郊县也就成了边茶的生产中心和茶马古道的起点。

      在今天,从成都经雅安通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茶马古道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化旅游的一条热线。马镇街从宋代以来就是四川地区管理马政的衙门所在地,曾经名为马务街、马政街,清代名为马镇街,有可能是同音的误写,也可能是由于街道之上人马繁杂,有如市镇。在辛亥革命后,原来驿站马队这些地方已经修成了街。管理马队的机构在这条街上,于是这条街就被命名为“马镇街”。

      马镇街虽然比较短,但在东街口位置,门牌编号为马镇街12号,向北有一条支巷,直通列五中学初中部校门口,列五中学初中部校门就隐藏在这条支巷里。马政司官衙的旧址,就在今天的列五中学。

      马镇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的列五中学同样也有些来头。列五中学是由宜宾人同盟会会员张培爵牵头建立的,据说,在1904年的一个黄昏,数十名来省城的叙属(宜宾)青年学子,因求学无所,被迫困于旅社。张列五闻讯后,心绪难平。他想:如果能在成都办一所专门接纳叙属学生的学校,以后就不会再让那些家乡的学子求学无门,四处流散了,而且还能把“性行端谨,英勇有为”的青年培养成为革命之主力。想到这里,他立即找到文化名人李宗吾、雷民心、王检恒等17人商议。他们即刻拍桌响应,决定每人先捐出1个银元作筹办经费。当17块银元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四川教育史上的一所名校—列五中学就这样诞生了。

      马镇街不长,小区也不多,只看到12号的列五中学和寄炉,以及21号和39号的两个小区。“马镇街21号”这几个字,看起来还真有点年头的味道。在马镇街21号旁边,还闲置了一块土地,虽然不是很大,用铁围栏围着,里面长满了野草,有几棵树长得粗壮挺拔。

      从马镇街这条支巷走进去的时候,大多数人就会立即被一座民宅的建筑风格吸引住。这座民宅外墙为青砖,飞檐勾角,大门斑驳的红漆,透出一种古朴的味道,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家名叫寄炉的网红火锅店。

      随着夕阳西下,暮色四起,路灯也随之点亮,散发着朦胧的光晕,人们提着菜穿梭于马镇街,伴随着袅袅炊烟,灰墙青瓦,也都被人间烟火氤氲得温暖可依。马镇街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虽然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相比周边的街道,少了一分浮华喧闹,多了一分市井宁静。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这条老街上历史的痕迹已渐渐褪去,但这里的历史底蕴仍旧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