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交桂巷 处处桂花香

    2022-09-23 14:50:15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如果说九月的成都有香气,那一定是桂花味。

      几场连绵的秋雨,催着桂花树枝丫上冒出一簇簇似米粒的花朵儿。一进入9月,成都便有了桂花的香味。“我太爱桂花香了,太舒服太治愈。”市民李女士专程来到九里堤街道的交大路闻金秋桂花香。“还好还好,没被雨水打落完,还是花香阵阵。”

      “今年有点遗憾,不能去西南交大校园,从西门进去有条桂花路,两边都是桂花树。” 李女士生活在交大路附近,而住在这儿的人,哪怕是足不出户都能享受到馥郁浓烈的桂花香。据了解,早在北宋时,成都有十二月市,农历八月即桂市。

      从地铁六号线星河站出来时,便能闻到一阵桂花香。记者在交大路看到,街头巷尾桂树挺立,每一口空气都带着香甜的味道。

      过了红绿灯路口,各种品牌的奶茶店一字排开,门前顾客络绎不绝。再往前走,便到了交桂巷。这是一条藏在交大路里充满烟火气的一条街道。

      “地铁没通车前,来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城西和交大附近的居民。”吴老板的日杂店就位于交桂巷口不远处,来店里买东西的基本都是这附近的居民。“那时候,在路口卖了二十多年的刘姐串串香还没有成为网红,铁门口的姐妹面馆也没有开张……”

      地铁六号线通车后,地铁星河站方便更多人流抵达,一街之隔的交桂巷也变得更具人气。巷子里,从白天到夜晚,在菜市和夜市交替转换中,市井烟火气依然从未改变。其中,交桂巷多面点等餐饮小店;交桂一巷,主要为水果店和夜市饮食;菜市集中在交桂二巷和三巷附近。

      菜市场20年如一日。“早上出去还可以两边开,晚上回来,就变成单行道。”上午九、十点钟,属于交桂巷菜市场的早高峰已经到来。

      交桂巷菜市和交桂二巷平行,紧紧相挨。一条线路,不足百米。低矮商铺林立在道路两侧,干杂店、肉摊、酒坊、卤菜店、菜摊……路狭窄到高峰时段仅容得下行人和自行车通过。“卖了好多年”,在菜市场的语境中,便等于好吃,品质信得过,价格实在。

      从每日下午五点起,交桂巷渐渐开始由夜市主导。冷淡杯、钵钵鸡……小吃扎堆出现。南充方酥锅盔,大姐在交桂巷摆摊一年。据她介绍,取名坨坨锅盔因为师父是个驼背。“面是自己发的,凉粉是自己做的。”记者看到,一个凉粉夹锅盔,售价7元,分量足到可当一顿饭。

      交桂巷的白天和晚上同样热闹,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交桂巷的独特性?记者了解到,附近老旧小区众多,为摊主提供廉价房屋出租,并且位于西南交大和金牛凯德广场之间,学生和居民集中,共同构成交桂巷美食生长的动力。

      长期以来,学校的后门总有一个街区能成为美食一条街,负责为同学们提供价廉物美的美食。而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这个重任自然落在了交桂巷身上。从学校宿舍区集中的交大北门,经星汉路到达最近的凯德广场看电影逛沃尔玛,必经交桂巷。

      毕业的时间越久越是容易思念。时至今日,但凡在交大九里堤校区待过的学生,无不对交桂巷有着很深的回忆。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路边小吃店,成为了学生时代总也吃不腻的人间美味。当回过头再看时,这条巷子仍然生生不息。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交桂巷 处处桂花香

    2022-09-23 14:50:15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如果说九月的成都有香气,那一定是桂花味。

      几场连绵的秋雨,催着桂花树枝丫上冒出一簇簇似米粒的花朵儿。一进入9月,成都便有了桂花的香味。“我太爱桂花香了,太舒服太治愈。”市民李女士专程来到九里堤街道的交大路闻金秋桂花香。“还好还好,没被雨水打落完,还是花香阵阵。”

      “今年有点遗憾,不能去西南交大校园,从西门进去有条桂花路,两边都是桂花树。” 李女士生活在交大路附近,而住在这儿的人,哪怕是足不出户都能享受到馥郁浓烈的桂花香。据了解,早在北宋时,成都有十二月市,农历八月即桂市。

      从地铁六号线星河站出来时,便能闻到一阵桂花香。记者在交大路看到,街头巷尾桂树挺立,每一口空气都带着香甜的味道。

      过了红绿灯路口,各种品牌的奶茶店一字排开,门前顾客络绎不绝。再往前走,便到了交桂巷。这是一条藏在交大路里充满烟火气的一条街道。

      “地铁没通车前,来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城西和交大附近的居民。”吴老板的日杂店就位于交桂巷口不远处,来店里买东西的基本都是这附近的居民。“那时候,在路口卖了二十多年的刘姐串串香还没有成为网红,铁门口的姐妹面馆也没有开张……”

      地铁六号线通车后,地铁星河站方便更多人流抵达,一街之隔的交桂巷也变得更具人气。巷子里,从白天到夜晚,在菜市和夜市交替转换中,市井烟火气依然从未改变。其中,交桂巷多面点等餐饮小店;交桂一巷,主要为水果店和夜市饮食;菜市集中在交桂二巷和三巷附近。

      菜市场20年如一日。“早上出去还可以两边开,晚上回来,就变成单行道。”上午九、十点钟,属于交桂巷菜市场的早高峰已经到来。

      交桂巷菜市和交桂二巷平行,紧紧相挨。一条线路,不足百米。低矮商铺林立在道路两侧,干杂店、肉摊、酒坊、卤菜店、菜摊……路狭窄到高峰时段仅容得下行人和自行车通过。“卖了好多年”,在菜市场的语境中,便等于好吃,品质信得过,价格实在。

      从每日下午五点起,交桂巷渐渐开始由夜市主导。冷淡杯、钵钵鸡……小吃扎堆出现。南充方酥锅盔,大姐在交桂巷摆摊一年。据她介绍,取名坨坨锅盔因为师父是个驼背。“面是自己发的,凉粉是自己做的。”记者看到,一个凉粉夹锅盔,售价7元,分量足到可当一顿饭。

      交桂巷的白天和晚上同样热闹,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交桂巷的独特性?记者了解到,附近老旧小区众多,为摊主提供廉价房屋出租,并且位于西南交大和金牛凯德广场之间,学生和居民集中,共同构成交桂巷美食生长的动力。

      长期以来,学校的后门总有一个街区能成为美食一条街,负责为同学们提供价廉物美的美食。而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这个重任自然落在了交桂巷身上。从学校宿舍区集中的交大北门,经星汉路到达最近的凯德广场看电影逛沃尔玛,必经交桂巷。

      毕业的时间越久越是容易思念。时至今日,但凡在交大九里堤校区待过的学生,无不对交桂巷有着很深的回忆。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路边小吃店,成为了学生时代总也吃不腻的人间美味。当回过头再看时,这条巷子仍然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