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一起流浪 我的地球

    2019-02-22 14:35:48

    (本报记者 马工枚)“最令我感动的其实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想法本身,地球拖着无数条蓝色的尾巴在宇宙里旅行2500年,多浪漫啊。古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今有流浪地球,我觉得这是埋在我们根里的只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网易云评论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根据刘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三体》之前,刘慈欣就已俘获了无数科幻爱好者的心。他的短篇作品大多是以冷冰冰的叙述讲述一个热血故事,《流浪地球》也不例外。
    它的电影运用着“动态”的手法不断冲击着观众的感官,而小说运用的是一种“静态”的手法描述在地球灭亡的背景下普通人类群众的所闻所感。例如接近木星一段,在电影中大放异彩,堪称升华点睛,而小说中,木星没有与地球直接接触,小说主角“我”看见天空逐渐变成褐色,但“我”反应过来,才发现整个天空都是木星!木星引力引起潮汐巨浪,而人类与地球是红色浪潮中的一叶蓝色扁舟——这种震撼,这种无声的恐慌与浩大的浪漫,给了我心灵深深的烙印。
    小说聚焦于主人公“我”在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和流浪时代初期的见闻、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焦虑与恐慌、“我”和加代子的爱情和人生,塑造了一个末日灾难降临时的废土世界:地球停转时的日夜消弭,低温造就的冻海冰原,地球发动机的蓝色光柱画出的“雅典神庙”,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的满天灰幕,孤独的无边黑暗和同样伸手不见五指的极亮……在这种极端环境中,艺术、伦理、情感,这些人类文明曾经最宝贵的珍珠被强烈的生存渴望打磨得黯然失色,过度的理性带来的是疑惑和猜忌,猜疑的积累导致了仇恨的疯狂:偏执的人类一度认为“流浪地球”计划是当权者为了自己的权欲野心实施的阴谋骗局,“我们只不过是一块小石头上的碳基细菌,一个小小的细菌竟然怀疑永恒的太阳,简直太愚蠢了。”——太阳永远在那里——于是用残忍的刑罚处死计划的制定者和拥护者。就在大多数人沉浸在复仇的快感中时,太阳氦闪爆发了,一片刺眼的亮光让人无法睁眼,随后是骇人的沉默和黑暗。
    我们可以发现电影故意更改小说内容,使得故事变成了一个灾难中拯救,努力自救的故事。小说很短,短到20分钟就可以读完,电影则长达120分钟。把20分钟的文字变成120分钟的影像,电影的主创团队非常用心。电影不仅把小说所描述的废土世界具象化了,而且在刘慈欣的创意想象之上,重新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故事。
    影片开始不久,地球就拖着长长的蓝色光尾,如一颗彗星一般滑行在黑暗无边的宇宙,太阳已是远处若隐若现的一个光点。
    “再见,太阳系。”
    “Goodbye,solar system.”
    ……当不同语言的告别广播在宇宙中回响,头皮发麻的感觉也随之而起。
    宇宙如此广阔,人类如此渺小。
    电影完美地再现了书中描写的荒芜,一些大城市的地标被冰冻在地裂造成的山体间,昔日的摩天大楼和宽阔大桥都成为冰封的死寂,让人震撼,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大海只在片首和片尾出现了不多的几次,父亲刘培强抱着年幼的主角刘启站在无垠的大海边,作最后的告别,刘培强即将去领航员空间站执行任务,一别就是十多年,他将不能陪伴儿子的成长。影片结尾,刘培强驾驶着领航员空间站冲入木星,牺牲自己点燃火星触发冲击波拯救了地球,这时又出现了多年前他抱着儿子在海边告别的一幕,那时以为的几十年,现在却成了永别。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流浪地球》的核心都是希望。就如书中太阳最后一闪,人类心中紧接着还是升起了希望,这希望和这一百代人的旅程一样漫长——
    “我知道我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我已被忘却
    启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我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们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地球
    我的流浪地球”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一起流浪 我的地球

    2019-02-22 14:35:48

    (本报记者 马工枚)“最令我感动的其实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想法本身,地球拖着无数条蓝色的尾巴在宇宙里旅行2500年,多浪漫啊。古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今有流浪地球,我觉得这是埋在我们根里的只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网易云评论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根据刘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三体》之前,刘慈欣就已俘获了无数科幻爱好者的心。他的短篇作品大多是以冷冰冰的叙述讲述一个热血故事,《流浪地球》也不例外。
    它的电影运用着“动态”的手法不断冲击着观众的感官,而小说运用的是一种“静态”的手法描述在地球灭亡的背景下普通人类群众的所闻所感。例如接近木星一段,在电影中大放异彩,堪称升华点睛,而小说中,木星没有与地球直接接触,小说主角“我”看见天空逐渐变成褐色,但“我”反应过来,才发现整个天空都是木星!木星引力引起潮汐巨浪,而人类与地球是红色浪潮中的一叶蓝色扁舟——这种震撼,这种无声的恐慌与浩大的浪漫,给了我心灵深深的烙印。
    小说聚焦于主人公“我”在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和流浪时代初期的见闻、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焦虑与恐慌、“我”和加代子的爱情和人生,塑造了一个末日灾难降临时的废土世界:地球停转时的日夜消弭,低温造就的冻海冰原,地球发动机的蓝色光柱画出的“雅典神庙”,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的满天灰幕,孤独的无边黑暗和同样伸手不见五指的极亮……在这种极端环境中,艺术、伦理、情感,这些人类文明曾经最宝贵的珍珠被强烈的生存渴望打磨得黯然失色,过度的理性带来的是疑惑和猜忌,猜疑的积累导致了仇恨的疯狂:偏执的人类一度认为“流浪地球”计划是当权者为了自己的权欲野心实施的阴谋骗局,“我们只不过是一块小石头上的碳基细菌,一个小小的细菌竟然怀疑永恒的太阳,简直太愚蠢了。”——太阳永远在那里——于是用残忍的刑罚处死计划的制定者和拥护者。就在大多数人沉浸在复仇的快感中时,太阳氦闪爆发了,一片刺眼的亮光让人无法睁眼,随后是骇人的沉默和黑暗。
    我们可以发现电影故意更改小说内容,使得故事变成了一个灾难中拯救,努力自救的故事。小说很短,短到20分钟就可以读完,电影则长达120分钟。把20分钟的文字变成120分钟的影像,电影的主创团队非常用心。电影不仅把小说所描述的废土世界具象化了,而且在刘慈欣的创意想象之上,重新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故事。
    影片开始不久,地球就拖着长长的蓝色光尾,如一颗彗星一般滑行在黑暗无边的宇宙,太阳已是远处若隐若现的一个光点。
    “再见,太阳系。”
    “Goodbye,solar system.”
    ……当不同语言的告别广播在宇宙中回响,头皮发麻的感觉也随之而起。
    宇宙如此广阔,人类如此渺小。
    电影完美地再现了书中描写的荒芜,一些大城市的地标被冰冻在地裂造成的山体间,昔日的摩天大楼和宽阔大桥都成为冰封的死寂,让人震撼,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大海只在片首和片尾出现了不多的几次,父亲刘培强抱着年幼的主角刘启站在无垠的大海边,作最后的告别,刘培强即将去领航员空间站执行任务,一别就是十多年,他将不能陪伴儿子的成长。影片结尾,刘培强驾驶着领航员空间站冲入木星,牺牲自己点燃火星触发冲击波拯救了地球,这时又出现了多年前他抱着儿子在海边告别的一幕,那时以为的几十年,现在却成了永别。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流浪地球》的核心都是希望。就如书中太阳最后一闪,人类心中紧接着还是升起了希望,这希望和这一百代人的旅程一样漫长——
    “我知道我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我已被忘却
    启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我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们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地球
    我的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