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去放飞心中的梦想 我在西南商报当“记者”的日子
2018-08-10 16:14:51
2018年7月,是我大一第一个暑假,也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实习机会——回到成都,被推荐到《西南商报》实习。在大学课堂上,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路在何方?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这次实习恰好为我提供了探究传统纸媒发展之路的平台。
短短一个月时间飞逝而过,在学习新闻专业的路上,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与西南商报的编辑记者们相处甚佳。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首先得感谢指导我的领导和报社老师们。
西南商报是由四川省供销社主管,西部六省区联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财经类大报,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在新媒体兴起、传统纸媒生存空间受到影响的外部因素下,我看到了西南商报这一传统纸媒走向媒体融合之路的激奋场景。辛勤的报人们更新观念,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发行量是衡量一张报纸影响力的标杆,西南商报利用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供销系统内有着稳定的受众群,这就为报纸的生存打下了基础。相比其都市类报纸,西南商报的生命力不减当年,早在2014年,该报就荣获“全国十大商报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西南商报也受到一定影响,但该报有主管单位支撑,报纸也正在走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因此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从报纸定位上,该报调整办报宗旨,以“服务三农经济”为主,服务于供销系统,辐射西部经济,地方特色浓厚。开辟的栏目褚如:合作经济、四川新闻、西南各地、财经新闻、市场、商界、旅游、文学抒苑等,非常接地气。
在报网结合中,西南商报旗下的“西部经济网”、西南商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初步形成;在内容编辑上,既有记者采写的原创作品,也有西部各地特约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时效性很强的地方新闻。无论报纸的看点还是时效性都与其它纸媒有别,占领了“内容为王”的先机。同时,报纸的版面也有时代感,版块迎合了读者的口味,可以说,西南商报在保持传统媒体的原创性、规范性、深度性的同时,也按照国家新闻出版规范,遵循“政治家办报”原则,坚持“三审三校”程序,将报纸质量牢牢把控,稳步提高。
以上,是我在实习期间,对西南商报办报质量和流程的初步了解,一张报纸的出版,费尽了编辑记者们的心血。
一张好的报纸背后总会有一个温馨的团队。进入实习期,我便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见到报社总编辑李晨赵时,他犹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为我指派了带我的老师,叮嘱我在实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李总还关心我在报社实习期间的工作生活,为我提供了免费工作午餐,使我有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在实习过程中,报社没有将我当外人,无论选题会、编前会都会让我参加,这对一个实习生而言,既新鲜又好奇。还让我每周报选题,去采访写稿,对实习生来说,旁听选题会已经是最好的机会,亲自参与更是机会难得。通过选题会,让我真心体会到一张报纸的“生产”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
负责报社采编工作的陈总是一位资深媒体人,选题会上他很严肃,对每位记者报出的选题都要认真分析,对通过的选题还要指导记者们怎样选择角度,怎样采访,怎么去写作,深入浅出地指导着记者们。作为第一次实习的大学生,我刚开始时不免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为找不到合适的选题担心着,但陈总鼓励我说,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新闻;只要认真去观察,就会有好新闻。讲到寻找新闻线索的时候,陈总便会与我们分享他当记者时怎样发现新闻、写好新闻的经验。记得在采写一个关于小学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陶艺制作的选题时,陈总还不厌其烦地向我和另外一位小姐姐讲解从何下手,怎样把握好角度等,鼓励我们大胆采访。虽然我写的这篇稿件未能见报,但通过采访,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从中总结了经验教训。
编辑和记者是报社的主心骨,报社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编辑部每天的工作都是繁忙的,从上班到下班听到的都是鼠标声和键盘声,这些“和声”如一首动听的音乐,激励着我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实习中。
报社每个人的工作量并不小,从选稿、编稿、照排、审校,“忙碌”成为了编辑部的常规模式。在高度紧张而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下,编辑部陶老师和冯老师还时常将有深度、有看点的新闻选题拿来与我分享,一有空闲,老师们便会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教我如何一步一步去挖掘出有看点的新闻来。
还是那篇“陶艺制作活动”的稿件,因为没有选中我采写的稿件,陶老师认真分析和仔细找出原因后,耐心地鼓励我说,“这次采访你收集的素材很充足,不过新闻采写一定不要加入太多个人元素,要让采访对象说话,好记者要讲好故事。”一席话语让我豁然开朗。
实习期间,老师们教给我这些采写技巧和方法,既与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充满着课本外的知识,这些必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自我的源泉。
工作时大家一丝不苟,有的只是伏案劳作的工作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报人们以“匠人”精神忘我工作。
休息时,编辑部充满着欢歌笑语,因为报社大多是年轻人,热门电视剧、最近的热点新闻、生活中的趣事见闻等都可以成为大家胡诌乱侃的话题。偶尔飞到编辑部来“读报”的蝴蝶和误闯进来纳凉的猫咪也会瞬间成为活跃气氛的“开心果”,而那些时不时冒出来的“金句”、一本正经讨论娱乐新闻的语气、同事们之间会心一笑的调侃更是久久留在我的心中,留下满满的怀念。
西南商报是我从课堂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为我提供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并教会我许多课堂外的知识。在西南商报我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7月,也希望明年暑假“回家”实习,更希望毕业后早日当上一名记者,捧着散发出淡淡油墨香味儿的报纸,放飞心中的梦想。
南昌大学实习生 黄佳
当记者,去放飞心中的梦想 我在西南商报当“记者”的日子
2018-08-10 16:14:51
2018年7月,是我大一第一个暑假,也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实习机会——回到成都,被推荐到《西南商报》实习。在大学课堂上,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路在何方?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这次实习恰好为我提供了探究传统纸媒发展之路的平台。
短短一个月时间飞逝而过,在学习新闻专业的路上,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与西南商报的编辑记者们相处甚佳。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首先得感谢指导我的领导和报社老师们。
西南商报是由四川省供销社主管,西部六省区联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财经类大报,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在新媒体兴起、传统纸媒生存空间受到影响的外部因素下,我看到了西南商报这一传统纸媒走向媒体融合之路的激奋场景。辛勤的报人们更新观念,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发行量是衡量一张报纸影响力的标杆,西南商报利用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供销系统内有着稳定的受众群,这就为报纸的生存打下了基础。相比其都市类报纸,西南商报的生命力不减当年,早在2014年,该报就荣获“全国十大商报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西南商报也受到一定影响,但该报有主管单位支撑,报纸也正在走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因此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从报纸定位上,该报调整办报宗旨,以“服务三农经济”为主,服务于供销系统,辐射西部经济,地方特色浓厚。开辟的栏目褚如:合作经济、四川新闻、西南各地、财经新闻、市场、商界、旅游、文学抒苑等,非常接地气。
在报网结合中,西南商报旗下的“西部经济网”、西南商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初步形成;在内容编辑上,既有记者采写的原创作品,也有西部各地特约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时效性很强的地方新闻。无论报纸的看点还是时效性都与其它纸媒有别,占领了“内容为王”的先机。同时,报纸的版面也有时代感,版块迎合了读者的口味,可以说,西南商报在保持传统媒体的原创性、规范性、深度性的同时,也按照国家新闻出版规范,遵循“政治家办报”原则,坚持“三审三校”程序,将报纸质量牢牢把控,稳步提高。
以上,是我在实习期间,对西南商报办报质量和流程的初步了解,一张报纸的出版,费尽了编辑记者们的心血。
一张好的报纸背后总会有一个温馨的团队。进入实习期,我便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见到报社总编辑李晨赵时,他犹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为我指派了带我的老师,叮嘱我在实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李总还关心我在报社实习期间的工作生活,为我提供了免费工作午餐,使我有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在实习过程中,报社没有将我当外人,无论选题会、编前会都会让我参加,这对一个实习生而言,既新鲜又好奇。还让我每周报选题,去采访写稿,对实习生来说,旁听选题会已经是最好的机会,亲自参与更是机会难得。通过选题会,让我真心体会到一张报纸的“生产”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
负责报社采编工作的陈总是一位资深媒体人,选题会上他很严肃,对每位记者报出的选题都要认真分析,对通过的选题还要指导记者们怎样选择角度,怎样采访,怎么去写作,深入浅出地指导着记者们。作为第一次实习的大学生,我刚开始时不免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为找不到合适的选题担心着,但陈总鼓励我说,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新闻;只要认真去观察,就会有好新闻。讲到寻找新闻线索的时候,陈总便会与我们分享他当记者时怎样发现新闻、写好新闻的经验。记得在采写一个关于小学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陶艺制作的选题时,陈总还不厌其烦地向我和另外一位小姐姐讲解从何下手,怎样把握好角度等,鼓励我们大胆采访。虽然我写的这篇稿件未能见报,但通过采访,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从中总结了经验教训。
编辑和记者是报社的主心骨,报社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编辑部每天的工作都是繁忙的,从上班到下班听到的都是鼠标声和键盘声,这些“和声”如一首动听的音乐,激励着我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实习中。
报社每个人的工作量并不小,从选稿、编稿、照排、审校,“忙碌”成为了编辑部的常规模式。在高度紧张而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下,编辑部陶老师和冯老师还时常将有深度、有看点的新闻选题拿来与我分享,一有空闲,老师们便会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教我如何一步一步去挖掘出有看点的新闻来。
还是那篇“陶艺制作活动”的稿件,因为没有选中我采写的稿件,陶老师认真分析和仔细找出原因后,耐心地鼓励我说,“这次采访你收集的素材很充足,不过新闻采写一定不要加入太多个人元素,要让采访对象说话,好记者要讲好故事。”一席话语让我豁然开朗。
实习期间,老师们教给我这些采写技巧和方法,既与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充满着课本外的知识,这些必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自我的源泉。
工作时大家一丝不苟,有的只是伏案劳作的工作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报人们以“匠人”精神忘我工作。
休息时,编辑部充满着欢歌笑语,因为报社大多是年轻人,热门电视剧、最近的热点新闻、生活中的趣事见闻等都可以成为大家胡诌乱侃的话题。偶尔飞到编辑部来“读报”的蝴蝶和误闯进来纳凉的猫咪也会瞬间成为活跃气氛的“开心果”,而那些时不时冒出来的“金句”、一本正经讨论娱乐新闻的语气、同事们之间会心一笑的调侃更是久久留在我的心中,留下满满的怀念。
西南商报是我从课堂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为我提供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并教会我许多课堂外的知识。在西南商报我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7月,也希望明年暑假“回家”实习,更希望毕业后早日当上一名记者,捧着散发出淡淡油墨香味儿的报纸,放飞心中的梦想。
南昌大学实习生 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