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白马寺街 巴蜀文化的发轫地

    2021-02-19 14:30:27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从西一环到北一环,紧邻环路的两侧,老小区构成的城市天际线大多低矮和平淡。顺着人民北路往西,在西藏饭店的后面,会发现一条不宽不窄的路,往里探看,树高光暗,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便是白马寺街,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街道。

      说起白马寺,很多人都会想到古都洛阳,因为洛阳白马寺与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而成都的白马寺建于明代,据说是在四川布政司参政郭斗主持下,仿洛阳白马寺修建的。《金牛掌故》中记载,成都北郊万福桥附近有两座庙子,一座尼姑庵叫白衣庵,一座和尚庙叫白马寺。后来来了个骑白马的洋和尚,留下两箱经书,继续西去,于是众人集资在此修建了白马寺。据说白马寺曾经规模的巨大,在城北也排得上号。尤其是靠近锦江的地理位置,使得白马寺成为那个朝代、以及当时成都人心中一处景色宜人的存在。

      说到白马寺街,就不得不提这里的皮革研究所和林业中心医院。四川省皮革研究所的位置在白马寺街17号,经过几次改制,在2000年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皮革研究所的斜对面是白马寺街10号,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医院里的环境和外面的街道一样林荫密布,据介绍早在1959年,医院就始建于此。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轻工业研究院等老单位。在一条街上如此密集地存在着不同的老单位,这种情形在市区并不多见。

      沿白马寺街向北走,在建设银行宿舍左拐就进入了白马后巷。这里有市中心难得的幽静与安逸,特别是在暖阳天,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路边几家小茶铺里的茶客正在品茶闲聊,人多时打麻将,人少时打瞌睡,从玻璃茶杯里升腾起阵阵青烟,茶的清香也逐渐在小巷氤氲开来。路的一侧是栋栋电梯公寓,另一侧是高高低低的平房,人字形瓦屋顶,远远望去就仿佛起伏的波浪一般,这一刻,老成都残存的记忆也在此刻渐渐从睡梦中苏醒。

      这就是一个暂时不被大多数年轻人看见的白马寺街。它不属于文化根基深厚的少城,也不像玉林一样随时在自然更新,成为成都街区市井的典型。但如今的白马寺街也在不断改造,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商铺的卷帘门上多了涂鸦,街道也变得宽阔整洁,让白马寺街的底蕴由内而外不断散发。

      除了历史感厚重的街道来源传说和年代感久远的老单位,白马寺街同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值得探究的便是巴蜀文化的发轫地。“巴蜀文化”这一我们早已习惯的概念的诞生,其实和白马寺街密不可分;现在我们常说的“巴蜀文化”,追溯渊源,这一提法最早与白马寺有关。在1921年,这里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考古学家根据这些文物发表文章题为《巴蜀文化》的文章,认为这些文物是古代巴蜀的遗物,这也是第一次比较正式地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从而有力推动了四川地区巴蜀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理论研究。我们现在常常提巴蜀文化,并以此为骄傲,而这也是从白马寺街发迹的。

      现在的白马寺街基本没有变化,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最多的依然是销售纸张的商铺。“我最熟悉的是街上的农贸市场和林业中心医院。周末常常来农贸市场买菜,方便而实惠。少年时光都摇晃在这条街,莫名希望它这么一直留下去,因为这里都是过去的印记,特别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东西难能可贵,希望这些关于老成都的记忆能一直流传下去。”当地居民王先生说道。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白马寺街 巴蜀文化的发轫地

    2021-02-19 14:30:27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从西一环到北一环,紧邻环路的两侧,老小区构成的城市天际线大多低矮和平淡。顺着人民北路往西,在西藏饭店的后面,会发现一条不宽不窄的路,往里探看,树高光暗,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便是白马寺街,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街道。

      说起白马寺,很多人都会想到古都洛阳,因为洛阳白马寺与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而成都的白马寺建于明代,据说是在四川布政司参政郭斗主持下,仿洛阳白马寺修建的。《金牛掌故》中记载,成都北郊万福桥附近有两座庙子,一座尼姑庵叫白衣庵,一座和尚庙叫白马寺。后来来了个骑白马的洋和尚,留下两箱经书,继续西去,于是众人集资在此修建了白马寺。据说白马寺曾经规模的巨大,在城北也排得上号。尤其是靠近锦江的地理位置,使得白马寺成为那个朝代、以及当时成都人心中一处景色宜人的存在。

      说到白马寺街,就不得不提这里的皮革研究所和林业中心医院。四川省皮革研究所的位置在白马寺街17号,经过几次改制,在2000年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皮革研究所的斜对面是白马寺街10号,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医院里的环境和外面的街道一样林荫密布,据介绍早在1959年,医院就始建于此。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轻工业研究院等老单位。在一条街上如此密集地存在着不同的老单位,这种情形在市区并不多见。

      沿白马寺街向北走,在建设银行宿舍左拐就进入了白马后巷。这里有市中心难得的幽静与安逸,特别是在暖阳天,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路边几家小茶铺里的茶客正在品茶闲聊,人多时打麻将,人少时打瞌睡,从玻璃茶杯里升腾起阵阵青烟,茶的清香也逐渐在小巷氤氲开来。路的一侧是栋栋电梯公寓,另一侧是高高低低的平房,人字形瓦屋顶,远远望去就仿佛起伏的波浪一般,这一刻,老成都残存的记忆也在此刻渐渐从睡梦中苏醒。

      这就是一个暂时不被大多数年轻人看见的白马寺街。它不属于文化根基深厚的少城,也不像玉林一样随时在自然更新,成为成都街区市井的典型。但如今的白马寺街也在不断改造,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商铺的卷帘门上多了涂鸦,街道也变得宽阔整洁,让白马寺街的底蕴由内而外不断散发。

      除了历史感厚重的街道来源传说和年代感久远的老单位,白马寺街同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值得探究的便是巴蜀文化的发轫地。“巴蜀文化”这一我们早已习惯的概念的诞生,其实和白马寺街密不可分;现在我们常说的“巴蜀文化”,追溯渊源,这一提法最早与白马寺有关。在1921年,这里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考古学家根据这些文物发表文章题为《巴蜀文化》的文章,认为这些文物是古代巴蜀的遗物,这也是第一次比较正式地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从而有力推动了四川地区巴蜀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理论研究。我们现在常常提巴蜀文化,并以此为骄傲,而这也是从白马寺街发迹的。

      现在的白马寺街基本没有变化,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最多的依然是销售纸张的商铺。“我最熟悉的是街上的农贸市场和林业中心医院。周末常常来农贸市场买菜,方便而实惠。少年时光都摇晃在这条街,莫名希望它这么一直留下去,因为这里都是过去的印记,特别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东西难能可贵,希望这些关于老成都的记忆能一直流传下去。”当地居民王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