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如雪 本报记者 胡斌 摄
方山后山的梨花村,到了三月,梨树开花,非常美丽、壮观。于是,今年三月上旬的一天,我怀揣渴望见到梨树、欣赏梨花盛开的心情,走进川南著名景区——方山景区后山的丹林镇梨花村。
刚到梨花村,头顶的天空被灰色云层遮蔽,原野里匆忙而过的风,残留着寒冬的冷气,时而还夹着几滴雨点,难道要下雨?我迟疑了一会儿,眺望前方高山,只见山脚下升起的雾气,慢慢地往上升腾,在山腰间飘来绕去,犹如巨大的白色薄纱悬挂山腰。山峰上空,舒云漫卷,天色逐渐明亮,没有云层遮挡的天空,露出了蓝色真容。我直观感觉,未来的天气一定是风和日丽。于是,乘着初春的凉风,在几点小雨的滋润下,往梨花盛开的地方走去。
踏上通向梨树林的道路,激动的心情环绕胸中,这不仅因为欣赏梨树花开的美丽、壮观,更主要是这方土壤孕育的瓢梨,在我的儿童时代留下了深刻又甜蜜的印象,如今想起,都相隔半个多世纪了。
我的故乡大悲场,离方山仅有十多华里,走出场口就能看见巍峨雄壮的方山。那时,母亲深知相隔咫尺之遥的方山,盛产的瓢梨美味可口,因此,每当瓢梨上世,隔几天就要买几个放在家里。晚上睡觉前,母亲拿出形如水瓢的梨子,削去青皮,切成几块,给我们几兄妹一人一块。我吃着又脆又香又甜的梨子,脸上的笑容比舞动的煤油灯芯还灿烂。吃完手中的梨,我们一个个望着母亲,盼望能吃到第二块。母亲口气坚决,要我们赶快睡觉,明晚再吃。就这样,每年方山瓢梨成熟季节,几乎每天都能吃到一块瓢梨。正是母亲的爱,印象最深、最甜蜜的水果就是方山瓢梨。成年后就想有朝一日,到方山瓢梨产地看看,了却孩提时代的愿望,但始终未能成行。今天,能够亲临梨山,亲眼目暏心仪已久的梨树,终于可以了却几十年来的心愿。
越往山里走,密密麻麻、亭亭玉立在山野的梨树,迎来了和风拂煦的春天,大地母亲的乳汁滋润了梨树干枯的树干、枝丫,春风吹醒了沉睡在枝丫里的苞芽,春雨为花蕊注入了冲破苞顶的力量,四万多株梨树枝丫上俏立的花蕊,好似白雪覆盖树梢,翡翠般翠绿的嫩叶伫立花蕊身旁,随风舞动,仿佛在欢呼:梨花又盛开了!
我看着漫山遍野的梨花,恍惚看见唐代诗人元稹在山间小路上闲庭信步,俯视如白雪般纯洁的梨花,欣赏轻风吹拂下泛起的阵阵白色涟漪,深为柔情似水的优美景色而感慨,胸中诗句在口中朗朗而诵:“始见梨花房,坐对梨花白。行看梨叶青,已复梨叶赤……”我听着元稹的诗,望着一朵朵灿烂欢笑的梨花,陶醉在历史与现实相连的梨树林。
太阳终于从云层中喷薄而出,春光灿烂,溢满山野,雪白的梨花,红色的桃花,白里透红的李子花,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争相显示自已的美丽,以博取人间的欢心。
我披着暖和的阳光,在缕缕清香中,缓缓地往山上走去。走到山腰时,一棵棵上百年的苍老梨树,茂密的枝丫上成行的洁白花蕊闯入眼帘,我瞬间感觉到,这众多上百年梨树中,肯定有几棵甚至几十棵,在几十年前结出的硕果,让我天真的童年享受到了瓢梨的细腻,甜蜜的水汁流淌在我的血液中,使我幼小的心灵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今天,来到梨花盛开的地方,带着儿时的香甜,儿时的喜爱,儿时的愿望,驻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目睹精力旺盛的苍老梨树,风采不减当年,依然鲜花盛开,一如既往孕育佳果,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间、自然界的母爱都是相通的,都是用自己的生命抚育下一代的成长,想到这些,我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在纵情享受梨花的美艳时,看到梨花村村民个个喜笑颜开,脸上绽开的笑容,比妩媚多姿的梨花更加灿烂。一问村民,原来如今的梨花村真是今非昔比,在泸州市供销社、江阳区供销社的指导下,从过去的一千多株梨树发展到了四万多株,近几年来又成立了方山瓢梨专业协会,在向市场销售瓢梨的同时,还开发了瓢梨果酒,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从前些年几百万元的销售额,猛增加到年销售收入几千万元。梨花将全村村民送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中。
三月的梨花开了,虽然开在树上,开在山野,更开在农家的心里,四万多株梨树犹如村民的心,在一千五百多亩土地里,与肥沃的泥土缠绵相依。每当春风送暖,春光明媚,四川独有的百年梨树,情更深,意更浓,盛开的如雪如玉的梨花,为梨花村编织又一个丰收年!
作者简介
章科才,原泸州市供销社副主任,西南商报特约记者,现已退休。时有作品刊载省市报刊,影视评论、散文分别获得省、全国征文三、二等奖,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海峡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