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工业文明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 成都猛追湾

    2019-07-12 19:03:22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夏天去龙泉山顶,冬天去电视塔”,成都339是猛追湾当前最有名气的地标。

      作为西部第一高塔,这座城市的代表,339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它曾一度是成都最落魄的地标建筑,永远做不起来的商业,来了又走的商家们,但它也把成都20世纪和21世纪向上发展的情景串联在一起。它不仅是地理上,更是成都人内心深处的城市烙印。

      一说到339,就不得不提猛追湾,千百年前,府河水流经成都东郊时,由西向东的流向,猛然间拐了一个大湾,折向南方,加之水位落差增高,波涛汹涌,后浪推前浪,形成“猛追”之势。于是,我们成都老百姓很现实地就把这无名的河湾取名为猛追湾。

      不过,猛追湾命名的来历还有第二种说法,那就是真的因为有人曾在这里被猛追而得名。那个被猛追的人,便是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张献忠。

      从69信箱,全国一流的游泳池,再到东郊足球场、成华公园,猛追湾有的是几代成都人的回忆与时代气息。

      那个时候的猛追湾,另一个名字就叫“游泳池”,因为每一个夏天,都是成都人的天堂。3分钱游完泳,再吃一根1分钱的冰棍,才叫过夏天。

      “82信箱”“69信箱”…… 猛追湾靠建设路这片区域,有着东郊众多的信箱,信箱前面的数字是原来大厂的保密代号,一个信箱就是厂区对应的家属大院。那时候的一个信箱几乎就是个小社会,生活配套设施相当完善,医院、学校、食堂、电影院什么都有,不出信箱每天都能过得巴适的板。

      后来, 6号信箱厂区变成伊藤,106信箱宿舍变成高地,7号信箱变成万科金域湾,一代成都人的信箱慢慢消失,新的成都车水马龙,闪耀霓虹……

      老街与新城总是在时代中碰撞,一个拼命生长,一个努力着不被消亡。原本只需打开窗户就能触碰到的回忆,如今却只能钻进巷子里去寻找。

      说起420厂老成都人并不陌生,这座从东北迁徙至西南的工业王国记录了一代成都人的芳华。1958年后,沈阳的111厂整体搬迁至成都。在“100天,建成一个420厂”的口号下,420厂人先建厂房,后盖宿舍、食堂,用双手修建出了成都最早的工业王国。待遇好,是当时成都人对420厂的印象,那套工服就是身份的象征。最辉煌时,420厂拥有2万工人,加上家属就有10万人。当时的双桥子基本都是厂子的天下,跨过二环路就是工厂宿舍。几万身穿蓝色工作服的420厂工人从工厂门口走出来,穿过马路涌入宿舍区,一路上都引来路人艳羡的目光。

      如今地铁4号线万年场站A出口,就是万象润街特色街区的核心区。斑驳的厂区大门、冒着“白烟”的厂房、印有万象润街标志、挂有420厂区的“时光的胶片”…… 夜幕降临后,当万家灯火星星点点挂于夜空,如今最具工业风街区的万象润街再现420厂的火红与光辉岁月,记录着这里过去工作环境和生活面貌。

      追忆老成都的小街背巷还有成华区猛追湾街道新鸿南一巷,这里有青砖、绿瓦、白墙、红沙石的川西风情。

      500余米的街巷里,镶嵌在“窗棂”上的道德模范事迹、公益广告等150余幅生动地诠释着依法治国、廉政、公民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

      行走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巷道内,可以看见新鸿南地区三条街相似又不相同的风格、四个老旧社区里每个都以“心”字命名的小区、熊猫样式的街区指示牌和木质告示牌上张贴的民情地图。在街区上及小区门口,每隔几米就有这样的木质长凳,街坊邻居坐在这里,拉拉家常想必也是一件安逸的事情。分布在街区里的还有三个绿化小广场,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居住在惠心苑的陈韩琳说,“这大半辈子都从这个巷子穿过,现在我们老了,在这儿来散散步,怀怀旧。”

      “成都的一些老旧街道很有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特征明显,我们特别喜欢在这样的街道里转。”在成都留学又在成都工作的澳大利亚人卡梅龙说。

      339与猛追湾,一面是现代时尚,一面是工业文明,宛如硬币正反两面,将成都的发展融会贯通。但无论新旧,带来的,都是我们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工业文明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 成都猛追湾

    2019-07-12 19:03:22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夏天去龙泉山顶,冬天去电视塔”,成都339是猛追湾当前最有名气的地标。

      作为西部第一高塔,这座城市的代表,339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它曾一度是成都最落魄的地标建筑,永远做不起来的商业,来了又走的商家们,但它也把成都20世纪和21世纪向上发展的情景串联在一起。它不仅是地理上,更是成都人内心深处的城市烙印。

      一说到339,就不得不提猛追湾,千百年前,府河水流经成都东郊时,由西向东的流向,猛然间拐了一个大湾,折向南方,加之水位落差增高,波涛汹涌,后浪推前浪,形成“猛追”之势。于是,我们成都老百姓很现实地就把这无名的河湾取名为猛追湾。

      不过,猛追湾命名的来历还有第二种说法,那就是真的因为有人曾在这里被猛追而得名。那个被猛追的人,便是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张献忠。

      从69信箱,全国一流的游泳池,再到东郊足球场、成华公园,猛追湾有的是几代成都人的回忆与时代气息。

      那个时候的猛追湾,另一个名字就叫“游泳池”,因为每一个夏天,都是成都人的天堂。3分钱游完泳,再吃一根1分钱的冰棍,才叫过夏天。

      “82信箱”“69信箱”…… 猛追湾靠建设路这片区域,有着东郊众多的信箱,信箱前面的数字是原来大厂的保密代号,一个信箱就是厂区对应的家属大院。那时候的一个信箱几乎就是个小社会,生活配套设施相当完善,医院、学校、食堂、电影院什么都有,不出信箱每天都能过得巴适的板。

      后来, 6号信箱厂区变成伊藤,106信箱宿舍变成高地,7号信箱变成万科金域湾,一代成都人的信箱慢慢消失,新的成都车水马龙,闪耀霓虹……

      老街与新城总是在时代中碰撞,一个拼命生长,一个努力着不被消亡。原本只需打开窗户就能触碰到的回忆,如今却只能钻进巷子里去寻找。

      说起420厂老成都人并不陌生,这座从东北迁徙至西南的工业王国记录了一代成都人的芳华。1958年后,沈阳的111厂整体搬迁至成都。在“100天,建成一个420厂”的口号下,420厂人先建厂房,后盖宿舍、食堂,用双手修建出了成都最早的工业王国。待遇好,是当时成都人对420厂的印象,那套工服就是身份的象征。最辉煌时,420厂拥有2万工人,加上家属就有10万人。当时的双桥子基本都是厂子的天下,跨过二环路就是工厂宿舍。几万身穿蓝色工作服的420厂工人从工厂门口走出来,穿过马路涌入宿舍区,一路上都引来路人艳羡的目光。

      如今地铁4号线万年场站A出口,就是万象润街特色街区的核心区。斑驳的厂区大门、冒着“白烟”的厂房、印有万象润街标志、挂有420厂区的“时光的胶片”…… 夜幕降临后,当万家灯火星星点点挂于夜空,如今最具工业风街区的万象润街再现420厂的火红与光辉岁月,记录着这里过去工作环境和生活面貌。

      追忆老成都的小街背巷还有成华区猛追湾街道新鸿南一巷,这里有青砖、绿瓦、白墙、红沙石的川西风情。

      500余米的街巷里,镶嵌在“窗棂”上的道德模范事迹、公益广告等150余幅生动地诠释着依法治国、廉政、公民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

      行走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巷道内,可以看见新鸿南地区三条街相似又不相同的风格、四个老旧社区里每个都以“心”字命名的小区、熊猫样式的街区指示牌和木质告示牌上张贴的民情地图。在街区上及小区门口,每隔几米就有这样的木质长凳,街坊邻居坐在这里,拉拉家常想必也是一件安逸的事情。分布在街区里的还有三个绿化小广场,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居住在惠心苑的陈韩琳说,“这大半辈子都从这个巷子穿过,现在我们老了,在这儿来散散步,怀怀旧。”

      “成都的一些老旧街道很有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特征明显,我们特别喜欢在这样的街道里转。”在成都留学又在成都工作的澳大利亚人卡梅龙说。

      339与猛追湾,一面是现代时尚,一面是工业文明,宛如硬币正反两面,将成都的发展融会贯通。但无论新旧,带来的,都是我们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