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包家巷成都人的“摇篮” 满载温情的记忆

    2020-05-22 17:25:08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说起包家巷,大部分人会觉得这只是一条并不起眼且难以发现的幽深小巷。包家巷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听当地的老人讲,这里原来是清代少城的“永明胡同”。这条胡同曾经是蒙古族巴岳特氏的驻地,而“巴”字又可译为“包”,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永明胡同”就改成了“包家巷”。虽然这条街名不见经传,但它在每一个成都人的内心深处,却是最富温情且记忆悠长的地方。

      成都人的“摇篮”

      包家巷除了历史源远深厚之外,也以成都人的“摇篮”而闻名。在老成都人的龙门阵里,只要一说起包家巷,就都晓得这是个生娃娃的地方,因为在这巷子里有一家医院叫成都市妇产科医院,但是大家不会这么喊,都习惯叫它“包家巷产院”。过去就有个说法,只有出生在成都东西城两区的才是地道成都人,而只有在包家巷出生的娃娃,才是真正的成都“土著民”。

      在这个被誉为成都人的摇篮里,它以70年的光阴守护孕育了40万的成都婴儿,几代成都人的生命纪元也从这里开始,因此,“包家巷”这个名字已经远远超越了一条小巷的意义。正因为在这里诞生了众多的生命,“包家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街巷,在成都人的眼里,它渐渐成为了一个有着脉脉温情和斑斓生命的地方。

      据当地居民介绍,“包家巷产院”最初的历史要追溯到1938年,那时的原名叫“四川省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名字也不断变更,最终在1979年更名为“成都市妇产科医院”,直至2000年时与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合并为“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2010年市妇产科医院搬到西三环日月大道,成为了新的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老成都最质朴的风味人情

      时代在变化,老街也有新面貌,包家巷也在不知不觉中换上了截然不同的新面貌。漫步街中,感觉包家巷不算很新但却整洁,沿街的绿化带种着鲜花,四周的围墙也被粉刷一新。但细心观察,仍可以看见时光流逝的痕迹。

      街外是车水马龙的市中心,但包家巷里却保留着一份静谧与闲淡。街道不长,满足生活所需的店铺却齐全。果蔬店、餐饮店、便利店应有尽有,充满着成都市井生活的气息。好像各个小区门口都有一个摊摊儿,都能撞见一群大爷簇拥着打牌、下围棋,过着悠闲、舒适的慢生活。包家巷里也深藏着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美食店,食客们大多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一到中午时分,这些大大小小的店铺内坐满了人。

      巷子旁边坐落了几栋小区,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在静静地倾诉着岁月的流逝。老街巨变,岁月沧桑,但记忆却不会变。水泥墙、玻璃窗,让人难以辨别建筑的年龄。而朱红木柱、青瓦屋顶、阁楼天窗,则让人感觉到这条街巷饱经风霜。这里,有着老成都最质朴的风味人情。

      3508厂宿舍的大院生活

      包家巷另一处让人们记忆深刻的便是3508厂宿舍了。在上个世纪,成都有很多这样以信箱为名的单位,如106、420、132、611、94等。大部分80后的孩子,几乎大半都是成长于这样的厂区和大院里。所以那时候大院里的孩子从生活、学习到玩耍都是密不可分的。

      “大院里的生活到现在还历历在目,那个时候吃过晚饭,大院里的孩子都会出来一起玩,大人们就都聚在一起歇凉聊天,邻里之间关系好得很,每天都很热闹。现在的娃儿都体验不到我们那个时候的大院生活了。”当地居民何先生回忆道。

      原来的3508厂在悄无声息中,已从街道小院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曾经的小巷道,也拓宽成柏油大路,过去热闹的大院生活现在也不复存在。如今的包家巷沉静了许多,在日月交替中,时间的故事依然源远流长。包家巷保藏着成都人心底最温情的记忆,面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它像是一座静静的丰碑,任城市飞速发展,独守着一份关于成都的宁静致远。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周末
  • /

    包家巷成都人的“摇篮” 满载温情的记忆

    2020-05-22 17:25:08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说起包家巷,大部分人会觉得这只是一条并不起眼且难以发现的幽深小巷。包家巷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听当地的老人讲,这里原来是清代少城的“永明胡同”。这条胡同曾经是蒙古族巴岳特氏的驻地,而“巴”字又可译为“包”,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永明胡同”就改成了“包家巷”。虽然这条街名不见经传,但它在每一个成都人的内心深处,却是最富温情且记忆悠长的地方。

      成都人的“摇篮”

      包家巷除了历史源远深厚之外,也以成都人的“摇篮”而闻名。在老成都人的龙门阵里,只要一说起包家巷,就都晓得这是个生娃娃的地方,因为在这巷子里有一家医院叫成都市妇产科医院,但是大家不会这么喊,都习惯叫它“包家巷产院”。过去就有个说法,只有出生在成都东西城两区的才是地道成都人,而只有在包家巷出生的娃娃,才是真正的成都“土著民”。

      在这个被誉为成都人的摇篮里,它以70年的光阴守护孕育了40万的成都婴儿,几代成都人的生命纪元也从这里开始,因此,“包家巷”这个名字已经远远超越了一条小巷的意义。正因为在这里诞生了众多的生命,“包家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街巷,在成都人的眼里,它渐渐成为了一个有着脉脉温情和斑斓生命的地方。

      据当地居民介绍,“包家巷产院”最初的历史要追溯到1938年,那时的原名叫“四川省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名字也不断变更,最终在1979年更名为“成都市妇产科医院”,直至2000年时与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合并为“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2010年市妇产科医院搬到西三环日月大道,成为了新的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老成都最质朴的风味人情

      时代在变化,老街也有新面貌,包家巷也在不知不觉中换上了截然不同的新面貌。漫步街中,感觉包家巷不算很新但却整洁,沿街的绿化带种着鲜花,四周的围墙也被粉刷一新。但细心观察,仍可以看见时光流逝的痕迹。

      街外是车水马龙的市中心,但包家巷里却保留着一份静谧与闲淡。街道不长,满足生活所需的店铺却齐全。果蔬店、餐饮店、便利店应有尽有,充满着成都市井生活的气息。好像各个小区门口都有一个摊摊儿,都能撞见一群大爷簇拥着打牌、下围棋,过着悠闲、舒适的慢生活。包家巷里也深藏着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美食店,食客们大多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一到中午时分,这些大大小小的店铺内坐满了人。

      巷子旁边坐落了几栋小区,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在静静地倾诉着岁月的流逝。老街巨变,岁月沧桑,但记忆却不会变。水泥墙、玻璃窗,让人难以辨别建筑的年龄。而朱红木柱、青瓦屋顶、阁楼天窗,则让人感觉到这条街巷饱经风霜。这里,有着老成都最质朴的风味人情。

      3508厂宿舍的大院生活

      包家巷另一处让人们记忆深刻的便是3508厂宿舍了。在上个世纪,成都有很多这样以信箱为名的单位,如106、420、132、611、94等。大部分80后的孩子,几乎大半都是成长于这样的厂区和大院里。所以那时候大院里的孩子从生活、学习到玩耍都是密不可分的。

      “大院里的生活到现在还历历在目,那个时候吃过晚饭,大院里的孩子都会出来一起玩,大人们就都聚在一起歇凉聊天,邻里之间关系好得很,每天都很热闹。现在的娃儿都体验不到我们那个时候的大院生活了。”当地居民何先生回忆道。

      原来的3508厂在悄无声息中,已从街道小院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曾经的小巷道,也拓宽成柏油大路,过去热闹的大院生活现在也不复存在。如今的包家巷沉静了许多,在日月交替中,时间的故事依然源远流长。包家巷保藏着成都人心底最温情的记忆,面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它像是一座静静的丰碑,任城市飞速发展,独守着一份关于成都的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