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 15:22:21
“沉底帮”,尽锐出战
今年以来,平武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来抓,坚持三级联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携手贫困村、贫困群众,合力拔“穷根”。平武县委县政府主动加强与省、市联系领导对接汇报,积极寻求支持帮助;实行领导包乡包村责任制,38名县级干部代表县委县政府负责联系乡镇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指导、督查等工作,实行“包干负责、一包到底”。按照“党群部门帮软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项目部门帮偏村”的思路,落实122个省市县帮扶单位帮扶179个行政村;在73个贫困村、175个非贫困村全覆盖组建驻村工作队,102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85名驻村农技员、7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驻村工作。整合“两代表一委员”、教师、医生、村社干部、无职党员、社会各界人士等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落实6452名干部帮扶6896户贫困户、全覆盖联系5万余户非贫困户,按照县委“两个70%”(及单位70%的人力、70%的时间)的要求,派出精兵强将,驻扎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抓脱贫攻坚,6000余名帮扶干部风里来、雨里去,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强信心,补精神之“钙”。结合脱贫攻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典型事例,编印了《形成好风气 脱贫奔小康》励志宣传教育普及读本5000册,发放至各乡镇、各村社、各农家书屋、各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以及部分群众手中。通过农民夜校平台请脱贫之星现身说法,讲解发展比较效益,宣传脱贫方式方法。帮扶干部、镇村干部变身宣传员,进村入户宣传脱贫典型事迹。各村和脱贫攻坚工作队以院坝宣讲为抓手,通过“一比”“二思”“三看”(比现在和过去;思源、思进;看本乡、本村、本户的历史变化,看正在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看未来的规划蓝图),矫正个别群众“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不懂感恩、自私自我的心态,让贫困户知道脱贫致富是党和政府共同帮助的结果,真心实意地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不断增强贫困户爱党爱国的集体意识和感恩回报意识。将“扶德”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举措,围绕好乡风、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为主要内容开展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清洁卫生、孝老敬亲、发展致富、遵纪守法、诚信友善)评选,各乡镇、村结合实际开展“好儿媳”“感恩奋进?脱贫之星”“履约之星”等评选。同时采取现身说法、举办道德讲堂、观看励志影片、文艺会演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安于贫困可耻”“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意识,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的被动意识为“我要脱贫”的主动自觉。
“寻富路”,共同谋划
平武县各帮扶责任人在结亲帮扶后,因户施策,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情况,特长优势,可发展项目,与贫困户一道共商每年发展大计。做到能发展生产的就帮助其寻找本地适宜的种养殖项目;能外出务工的就帮助其开展技能培训,介绍务工信息;有条件创业的就帮助其申领营业执照,寻找创业项目和地点;对确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和发展能力较弱的,帮助争取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县据统计,全85%以上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外出务工、创业就业等途径找到脱贫之路。(图片由中共平武县委宣传部提供)
王金虎 薛茜2018-10-23 15:22:21
“沉底帮”,尽锐出战
今年以来,平武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来抓,坚持三级联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携手贫困村、贫困群众,合力拔“穷根”。平武县委县政府主动加强与省、市联系领导对接汇报,积极寻求支持帮助;实行领导包乡包村责任制,38名县级干部代表县委县政府负责联系乡镇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指导、督查等工作,实行“包干负责、一包到底”。按照“党群部门帮软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项目部门帮偏村”的思路,落实122个省市县帮扶单位帮扶179个行政村;在73个贫困村、175个非贫困村全覆盖组建驻村工作队,102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85名驻村农技员、7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驻村工作。整合“两代表一委员”、教师、医生、村社干部、无职党员、社会各界人士等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落实6452名干部帮扶6896户贫困户、全覆盖联系5万余户非贫困户,按照县委“两个70%”(及单位70%的人力、70%的时间)的要求,派出精兵强将,驻扎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抓脱贫攻坚,6000余名帮扶干部风里来、雨里去,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强信心,补精神之“钙”。结合脱贫攻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典型事例,编印了《形成好风气 脱贫奔小康》励志宣传教育普及读本5000册,发放至各乡镇、各村社、各农家书屋、各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以及部分群众手中。通过农民夜校平台请脱贫之星现身说法,讲解发展比较效益,宣传脱贫方式方法。帮扶干部、镇村干部变身宣传员,进村入户宣传脱贫典型事迹。各村和脱贫攻坚工作队以院坝宣讲为抓手,通过“一比”“二思”“三看”(比现在和过去;思源、思进;看本乡、本村、本户的历史变化,看正在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看未来的规划蓝图),矫正个别群众“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不懂感恩、自私自我的心态,让贫困户知道脱贫致富是党和政府共同帮助的结果,真心实意地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不断增强贫困户爱党爱国的集体意识和感恩回报意识。将“扶德”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举措,围绕好乡风、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为主要内容开展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清洁卫生、孝老敬亲、发展致富、遵纪守法、诚信友善)评选,各乡镇、村结合实际开展“好儿媳”“感恩奋进?脱贫之星”“履约之星”等评选。同时采取现身说法、举办道德讲堂、观看励志影片、文艺会演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安于贫困可耻”“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意识,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的被动意识为“我要脱贫”的主动自觉。
“寻富路”,共同谋划
平武县各帮扶责任人在结亲帮扶后,因户施策,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情况,特长优势,可发展项目,与贫困户一道共商每年发展大计。做到能发展生产的就帮助其寻找本地适宜的种养殖项目;能外出务工的就帮助其开展技能培训,介绍务工信息;有条件创业的就帮助其申领营业执照,寻找创业项目和地点;对确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和发展能力较弱的,帮助争取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县据统计,全85%以上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外出务工、创业就业等途径找到脱贫之路。(图片由中共平武县委宣传部提供)
王金虎 薛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