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国内
  • /

    强化内涵 依托合作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工作纪实

    2018-06-08 11:06:47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一张亮丽的医院名片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52年,位于金堂县赵镇金泉路6号。医院属国家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国家级“爱婴医院”;于2012年增加第二名称“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8月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妇幼医联体,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2017年9月成功创建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医院是全县唯一一家专业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是全县妇幼保健工作指导、人才培训、临床实践基地,承担着全县广大妇女儿童孕产期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儿童保健、临床治疗等工作。是全县产科急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产前筛查中心。
    2017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0(连续3年为0),婴儿死亡率2.64‰(实现四连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25‰;新生儿死亡率1.84‰;住院分娩率与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均为100%。2017年,医院门诊量37.25万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4.29%;住院12304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39.5%,手术台次5788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0.6%;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均为100%。


    凝聚合力

    “多点开花”强内涵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设计,建设投资1.2亿元,完成了医院的整体搬迁。新医院占地24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添置了核磁共振、DR、GE9彩超、GE10彩超等医疗设备,有力缓解了老医院占地面积狭小、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完善基础建设,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优质服务,医院以“医联体”合作为依托,以“三乙”创建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优化科室设置及流程、加强制度管理、加大人才建设、强化学习培养、突出妇幼专科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大专科、小综合”“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医院上下秉承“仁爱、奉献、严谨、创新”的院训精神和“文明诚信服务,关爱妇幼健康”的服务宗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
    该院院长李学炯耐心细致地向我们讲述了医院的具体做法:
    一是围绕“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科学设置科室、优化流程布局,积极开展新项目。医院现设置有15个职能部门和16个临床及辅助科室,新增新生儿科、中医科、内外科等。积极打造特色科室,开展新项目,如:新生儿水疗、早期幼儿教育、孕妇瑜伽、导乐分娩、分娩镇痛、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足浴、无痛通乳、中医PRP富血小板治疗、中医妇儿适宜技术等。全面优化了房屋布局、工作环节、急诊绿色通道、服务流程等,进一步满足群众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是加强制度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卫计委对妇幼健康服务的总体定位和省卫计委对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医院管理制度、职责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围绕“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管理构架,努力建设四大业务部,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
    三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市、县各级对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医院近年加大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现有在职职工41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5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68人)。
    四是加强学习培训,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医院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承办继教培训项目”等方式,加大了进修学习和教学培训力度。今年,相继承办了省级继教项目2期;并与市妇儿中心医院联合举办市级继教项目1期。


    深化医改 借力医联体合作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相关要求,与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内5家产科单位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格局。

    依托医联体合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2016年8月,在市卫计委和金堂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该院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签订了妇幼合作协议,建立“1+1+5+N”模式的妇幼医联体(即:“1”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1”金堂县妇幼保健院,“5”县一、二、三医院、土桥中心卫生院、纺织医院5家产科单位,“N”全县其他所有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单位),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市妇儿中心以“在线+在位”的方式帮扶该院积极提升管理和业务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一是充分利用市妇儿中心医院的妇幼保健龙头作用,通过管理输入和技术输入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邀请市妇儿中心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团队不定期到医院进行专项指导。先后派出17名妇产科、儿科等相关专业专家驻点指导,共开展教学查房262次、业务培训38次、专题讲座46次。
    通过查房、专题讲座、手术示教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医院产儿科服务能力。指导开展宫、腹腔镜手术518台;使用新生儿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65人次,成功救治的新生儿中最低胎龄早产儿仅28周,最低出生体重仅1.13Kg。填补了金堂县此项技术的空白。


    在专家的指导下累计开展了13项新诊疗项目,其中,新生儿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使儿科上转病人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0%;现能解决70%以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同时,市妇儿中心先后派出管理团队到医院进行管理指导12次(累计72人次);医院向市妇儿中心医院派出学习共100余人次。

    二是充分发挥医院妇幼医联体枢纽作用,深入全县各产儿科执业单位、基层乡镇卫生院等,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召开县内医联体联席会议及集中培训6次,共1356人次参加。主动深入各基层医院,开展指导、培训、对点帮扶共54次;并积极接受基层单位患者转诊和进修学习人员。
    依托妇幼医联体的建设和运行,有效提升了全县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妇女儿童大病不出县,妇幼医疗保健服务上下联动、突出中心、整体发展的目标。
    依托“医联体”合作的深入推进,医院于今年成功创建“三乙”,为医院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夯实了基础,对医院的整体管理、服务提升起到了提档升级的积极作用。


    提升能力 保障健康

    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


    该院整合县计生服务站、县妇幼保健院资源,提供个性化生育服务、开展专题优生咨询服务等,进一步提高孕妇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督导、产儿科急救演练等,促进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全面加强产儿科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市县产急办急救绿色通道,强化了与华西医院、省医院以及市级的各医疗单位的合作;并积极通过妇幼医联体的建设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保障了妇幼健康。


    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孕产妇保健与基层卫计联合工作新模式。利用原来的“县-乡-村-组”的四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构架与卫生三级网络联合,实施孕产保健全程追踪管理。乡镇卫生院与食药卫计办、村医与妇女主任协同工作;实施早孕摸底排查,做到早发现、早管理;尤其是针对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带来的高危孕产妇增加的趋势,对高危孕产妇层层追踪管理。自实行新工作模式以来,实现追踪管理100%,无一例高危孕产妇出现意外。

    全面落实妇幼公共卫计服务项目。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筛查等妇幼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妇幼健康。
    2016年,金堂县妇幼保健院为全县成功创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又积极协助该县创建“全国妇幼健康服务优质示范工程”;2017年11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还顺利通过了5A预防接种门诊的评审。近年,全县妇幼健康服务环境、质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对金堂县“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进行报道;医院还分别接受了中国人口报、医师报、四川电视台、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或报道。
    新时代新征程,该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全市卫计工作重点,坚持“强内涵、优服务,谋创新、促发展”的思路和提供“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服务”的理念,依托政府对妇幼健康的持续投入,借力妇幼医联体平台,积极打造妇科、产科、新生儿科、ICU、NICU等重点科室,开展新项目,培养、吸纳新人才,加强科研教学,巩固三乙创建成果,积极争取、筹备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着力将医院打造成成都东北区域妇幼医疗保健中心,并引领、带动全县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提升,与妇幼健康事业协调发展。
    杨力 龚继谋 何开龙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国内
  • /

    强化内涵 依托合作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工作纪实

    2018-06-08 11:06:47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一张亮丽的医院名片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52年,位于金堂县赵镇金泉路6号。医院属国家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国家级“爱婴医院”;于2012年增加第二名称“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8月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妇幼医联体,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2017年9月成功创建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医院是全县唯一一家专业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是全县妇幼保健工作指导、人才培训、临床实践基地,承担着全县广大妇女儿童孕产期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儿童保健、临床治疗等工作。是全县产科急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产前筛查中心。
    2017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0(连续3年为0),婴儿死亡率2.64‰(实现四连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25‰;新生儿死亡率1.84‰;住院分娩率与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均为100%。2017年,医院门诊量37.25万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4.29%;住院12304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39.5%,手术台次5788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0.6%;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均为100%。


    凝聚合力

    “多点开花”强内涵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设计,建设投资1.2亿元,完成了医院的整体搬迁。新医院占地24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添置了核磁共振、DR、GE9彩超、GE10彩超等医疗设备,有力缓解了老医院占地面积狭小、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完善基础建设,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优质服务,医院以“医联体”合作为依托,以“三乙”创建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优化科室设置及流程、加强制度管理、加大人才建设、强化学习培养、突出妇幼专科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大专科、小综合”“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医院上下秉承“仁爱、奉献、严谨、创新”的院训精神和“文明诚信服务,关爱妇幼健康”的服务宗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
    该院院长李学炯耐心细致地向我们讲述了医院的具体做法:
    一是围绕“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科学设置科室、优化流程布局,积极开展新项目。医院现设置有15个职能部门和16个临床及辅助科室,新增新生儿科、中医科、内外科等。积极打造特色科室,开展新项目,如:新生儿水疗、早期幼儿教育、孕妇瑜伽、导乐分娩、分娩镇痛、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足浴、无痛通乳、中医PRP富血小板治疗、中医妇儿适宜技术等。全面优化了房屋布局、工作环节、急诊绿色通道、服务流程等,进一步满足群众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是加强制度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卫计委对妇幼健康服务的总体定位和省卫计委对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医院管理制度、职责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围绕“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管理构架,努力建设四大业务部,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
    三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市、县各级对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医院近年加大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现有在职职工41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5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68人)。
    四是加强学习培训,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医院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承办继教培训项目”等方式,加大了进修学习和教学培训力度。今年,相继承办了省级继教项目2期;并与市妇儿中心医院联合举办市级继教项目1期。


    深化医改 借力医联体合作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相关要求,与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内5家产科单位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格局。

    依托医联体合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2016年8月,在市卫计委和金堂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该院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签订了妇幼合作协议,建立“1+1+5+N”模式的妇幼医联体(即:“1”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1”金堂县妇幼保健院,“5”县一、二、三医院、土桥中心卫生院、纺织医院5家产科单位,“N”全县其他所有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单位),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市妇儿中心以“在线+在位”的方式帮扶该院积极提升管理和业务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一是充分利用市妇儿中心医院的妇幼保健龙头作用,通过管理输入和技术输入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邀请市妇儿中心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团队不定期到医院进行专项指导。先后派出17名妇产科、儿科等相关专业专家驻点指导,共开展教学查房262次、业务培训38次、专题讲座46次。
    通过查房、专题讲座、手术示教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医院产儿科服务能力。指导开展宫、腹腔镜手术518台;使用新生儿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65人次,成功救治的新生儿中最低胎龄早产儿仅28周,最低出生体重仅1.13Kg。填补了金堂县此项技术的空白。


    在专家的指导下累计开展了13项新诊疗项目,其中,新生儿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使儿科上转病人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0%;现能解决70%以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同时,市妇儿中心先后派出管理团队到医院进行管理指导12次(累计72人次);医院向市妇儿中心医院派出学习共100余人次。

    二是充分发挥医院妇幼医联体枢纽作用,深入全县各产儿科执业单位、基层乡镇卫生院等,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召开县内医联体联席会议及集中培训6次,共1356人次参加。主动深入各基层医院,开展指导、培训、对点帮扶共54次;并积极接受基层单位患者转诊和进修学习人员。
    依托妇幼医联体的建设和运行,有效提升了全县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妇女儿童大病不出县,妇幼医疗保健服务上下联动、突出中心、整体发展的目标。
    依托“医联体”合作的深入推进,医院于今年成功创建“三乙”,为医院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夯实了基础,对医院的整体管理、服务提升起到了提档升级的积极作用。


    提升能力 保障健康

    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


    该院整合县计生服务站、县妇幼保健院资源,提供个性化生育服务、开展专题优生咨询服务等,进一步提高孕妇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督导、产儿科急救演练等,促进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全面加强产儿科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市县产急办急救绿色通道,强化了与华西医院、省医院以及市级的各医疗单位的合作;并积极通过妇幼医联体的建设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保障了妇幼健康。


    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孕产妇保健与基层卫计联合工作新模式。利用原来的“县-乡-村-组”的四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构架与卫生三级网络联合,实施孕产保健全程追踪管理。乡镇卫生院与食药卫计办、村医与妇女主任协同工作;实施早孕摸底排查,做到早发现、早管理;尤其是针对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带来的高危孕产妇增加的趋势,对高危孕产妇层层追踪管理。自实行新工作模式以来,实现追踪管理100%,无一例高危孕产妇出现意外。

    全面落实妇幼公共卫计服务项目。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筛查等妇幼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妇幼健康。
    2016年,金堂县妇幼保健院为全县成功创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又积极协助该县创建“全国妇幼健康服务优质示范工程”;2017年11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还顺利通过了5A预防接种门诊的评审。近年,全县妇幼健康服务环境、质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对金堂县“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进行报道;医院还分别接受了中国人口报、医师报、四川电视台、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或报道。
    新时代新征程,该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全市卫计工作重点,坚持“强内涵、优服务,谋创新、促发展”的思路和提供“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服务”的理念,依托政府对妇幼健康的持续投入,借力妇幼医联体平台,积极打造妇科、产科、新生儿科、ICU、NICU等重点科室,开展新项目,培养、吸纳新人才,加强科研教学,巩固三乙创建成果,积极争取、筹备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着力将医院打造成成都东北区域妇幼医疗保健中心,并引领、带动全县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提升,与妇幼健康事业协调发展。
    杨力 龚继谋 何开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