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8 11:06:47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一张亮丽的医院名片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52年,位于金堂县赵镇金泉路6号。医院属国家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国家级“爱婴医院”;于2012年增加第二名称“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8月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妇幼医联体,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2017年9月成功创建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医院是全县唯一一家专业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是全县妇幼保健工作指导、人才培训、临床实践基地,承担着全县广大妇女儿童孕产期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儿童保健、临床治疗等工作。是全县产科急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产前筛查中心。凝聚合力
“多点开花”强内涵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设计,建设投资1.2亿元,完成了医院的整体搬迁。新医院占地24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添置了核磁共振、DR、GE9彩超、GE10彩超等医疗设备,有力缓解了老医院占地面积狭小、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完善基础建设,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优质服务,医院以“医联体”合作为依托,以“三乙”创建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优化科室设置及流程、加强制度管理、加大人才建设、强化学习培养、突出妇幼专科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大专科、小综合”“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医院上下秉承“仁爱、奉献、严谨、创新”的院训精神和“文明诚信服务,关爱妇幼健康”的服务宗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深化医改 借力医联体合作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相关要求,与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内5家产科单位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格局。
依托医联体合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2016年8月,在市卫计委和金堂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该院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签订了妇幼合作协议,建立“1+1+5+N”模式的妇幼医联体(即:“1”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1”金堂县妇幼保健院,“5”县一、二、三医院、土桥中心卫生院、纺织医院5家产科单位,“N”全县其他所有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单位),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市妇儿中心以“在线+在位”的方式帮扶该院积极提升管理和业务能力。其具体做法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累计开展了13项新诊疗项目,其中,新生儿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使儿科上转病人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0%;现能解决70%以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同时,市妇儿中心先后派出管理团队到医院进行管理指导12次(累计72人次);医院向市妇儿中心医院派出学习共100余人次。
二是充分发挥医院妇幼医联体枢纽作用,深入全县各产儿科执业单位、基层乡镇卫生院等,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召开县内医联体联席会议及集中培训6次,共1356人次参加。主动深入各基层医院,开展指导、培训、对点帮扶共54次;并积极接受基层单位患者转诊和进修学习人员。提升能力 保障健康
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该院整合县计生服务站、县妇幼保健院资源,提供个性化生育服务、开展专题优生咨询服务等,进一步提高孕妇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督导、产儿科急救演练等,促进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全面加强产儿科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市县产急办急救绿色通道,强化了与华西医院、省医院以及市级的各医疗单位的合作;并积极通过妇幼医联体的建设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保障了妇幼健康。
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孕产妇保健与基层卫计联合工作新模式。利用原来的“县-乡-村-组”的四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构架与卫生三级网络联合,实施孕产保健全程追踪管理。乡镇卫生院与食药卫计办、村医与妇女主任协同工作;实施早孕摸底排查,做到早发现、早管理;尤其是针对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带来的高危孕产妇增加的趋势,对高危孕产妇层层追踪管理。自实行新工作模式以来,实现追踪管理100%,无一例高危孕产妇出现意外。
全面落实妇幼公共卫计服务项目。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筛查等妇幼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妇幼健康。2018-06-08 11:06:47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一张亮丽的医院名片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52年,位于金堂县赵镇金泉路6号。医院属国家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国家级“爱婴医院”;于2012年增加第二名称“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8月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妇幼医联体,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2017年9月成功创建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医院是全县唯一一家专业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是全县妇幼保健工作指导、人才培训、临床实践基地,承担着全县广大妇女儿童孕产期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儿童保健、临床治疗等工作。是全县产科急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产前筛查中心。凝聚合力
“多点开花”强内涵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设计,建设投资1.2亿元,完成了医院的整体搬迁。新医院占地24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添置了核磁共振、DR、GE9彩超、GE10彩超等医疗设备,有力缓解了老医院占地面积狭小、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完善基础建设,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优质服务,医院以“医联体”合作为依托,以“三乙”创建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优化科室设置及流程、加强制度管理、加大人才建设、强化学习培养、突出妇幼专科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大专科、小综合”“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医院上下秉承“仁爱、奉献、严谨、创新”的院训精神和“文明诚信服务,关爱妇幼健康”的服务宗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深化医改 借力医联体合作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相关要求,与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内5家产科单位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格局。
依托医联体合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2016年8月,在市卫计委和金堂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该院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签订了妇幼合作协议,建立“1+1+5+N”模式的妇幼医联体(即:“1”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1”金堂县妇幼保健院,“5”县一、二、三医院、土桥中心卫生院、纺织医院5家产科单位,“N”全县其他所有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单位),并挂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金堂分院”。市妇儿中心以“在线+在位”的方式帮扶该院积极提升管理和业务能力。其具体做法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累计开展了13项新诊疗项目,其中,新生儿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使儿科上转病人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0%;现能解决70%以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同时,市妇儿中心先后派出管理团队到医院进行管理指导12次(累计72人次);医院向市妇儿中心医院派出学习共100余人次。
二是充分发挥医院妇幼医联体枢纽作用,深入全县各产儿科执业单位、基层乡镇卫生院等,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召开县内医联体联席会议及集中培训6次,共1356人次参加。主动深入各基层医院,开展指导、培训、对点帮扶共54次;并积极接受基层单位患者转诊和进修学习人员。提升能力 保障健康
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该院整合县计生服务站、县妇幼保健院资源,提供个性化生育服务、开展专题优生咨询服务等,进一步提高孕妇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督导、产儿科急救演练等,促进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全面加强产儿科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市县产急办急救绿色通道,强化了与华西医院、省医院以及市级的各医疗单位的合作;并积极通过妇幼医联体的建设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保障了妇幼健康。
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孕产妇保健与基层卫计联合工作新模式。利用原来的“县-乡-村-组”的四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构架与卫生三级网络联合,实施孕产保健全程追踪管理。乡镇卫生院与食药卫计办、村医与妇女主任协同工作;实施早孕摸底排查,做到早发现、早管理;尤其是针对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带来的高危孕产妇增加的趋势,对高危孕产妇层层追踪管理。自实行新工作模式以来,实现追踪管理100%,无一例高危孕产妇出现意外。
全面落实妇幼公共卫计服务项目。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筛查等妇幼基本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妇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