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巴中市供销社多措并举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019-04-16 17:00:29

      近年来,四川巴中市供销社在综合改革过程中,主动服务好小农户生产,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探索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主动服务好小农户生产。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领办创办规范运作、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12个,带动更多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优势,通过“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等模式,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产业与利益联结,带动小农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采取“大托管、小流转”方式,探索“大农场、小业主”等模式,新建成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个,新托管土地2万亩,新增土地服务面积4万亩,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储、销等全程服务,逐步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建成蓝莓、茶叶、芦笋、油橄榄、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基地3100亩,建强市级农产品龙头企业1个,培育县级农产品经营分公司5个,新建农产品购销站点60个;对全市供销系统现有仓库、收购站点、超市、便利店等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升级,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全程的物流体系,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积极推动“巴食巴适”品牌建设,实施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活动,搭建巴中优质产品走向大市场的桥梁。配合做好“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的审核和运营管理,推进扶贫农产品销售体系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相结合,把供销社打造成为脱贫攻坚“不走的工作队”。

      探索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强与各类商业银行合作,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担风险、封闭运行”原则,持续探索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联合社;与保险机构合作,推广巴州区供销社在乡镇供销社建设“三农保险服务站”的做法;健全5个区县供销社会计综合服务中心,逐步建立乡镇基层供销社会计服务站,帮助村和专业合作社开展“理财、记账”等服务,促进城市金融服务资源下乡进村,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系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特约记者 吴德斌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巴中市供销社多措并举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019-04-16 17:00:29

      近年来,四川巴中市供销社在综合改革过程中,主动服务好小农户生产,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探索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主动服务好小农户生产。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领办创办规范运作、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12个,带动更多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优势,通过“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等模式,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产业与利益联结,带动小农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采取“大托管、小流转”方式,探索“大农场、小业主”等模式,新建成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个,新托管土地2万亩,新增土地服务面积4万亩,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储、销等全程服务,逐步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建成蓝莓、茶叶、芦笋、油橄榄、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基地3100亩,建强市级农产品龙头企业1个,培育县级农产品经营分公司5个,新建农产品购销站点60个;对全市供销系统现有仓库、收购站点、超市、便利店等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升级,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全程的物流体系,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积极推动“巴食巴适”品牌建设,实施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活动,搭建巴中优质产品走向大市场的桥梁。配合做好“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的审核和运营管理,推进扶贫农产品销售体系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相结合,把供销社打造成为脱贫攻坚“不走的工作队”。

      探索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强与各类商业银行合作,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担风险、封闭运行”原则,持续探索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联合社;与保险机构合作,推广巴州区供销社在乡镇供销社建设“三农保险服务站”的做法;健全5个区县供销社会计综合服务中心,逐步建立乡镇基层供销社会计服务站,帮助村和专业合作社开展“理财、记账”等服务,促进城市金融服务资源下乡进村,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系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特约记者 吴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