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 13:54:38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如果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临近保质期的连锁品牌面包店的面包甜点,你会购买吗?
最近,食物盲盒悄悄流行起来。以“惜食魔法袋”的小程序为例,原价共计28.8元的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在小程序上通过盲盒的形式购买,价格只需11.9元,新用户首笔还将立减2元只需花费9.9元。
“通过小程序下单能享受门店价格近2折的优惠价,让人很心动。”成都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作为线上临期食品盲盒平台的忠实用户,她和朋友都认同可持续的生活理念,“而且买走商家当天剩余的食物,减少了食物浪费,薅羊毛还能做公益,简直是一举两得。”
听起来似乎很实惠,那产品质量怎么样呢?近日,记者通过微信搜索进入了“惜食魔法袋”小程序,可以看到,参与的面包店数量还是很多。记者挑选了一家附近的门店,进行了购买。
订单显示取货时间为当天21:00-21:59。按照订单时间,记者来到位于金牛凯德广场的面包新语店。“您好,我在网上买了魔法袋,想来取一下。”记者将取件码出示后,店员将提前准备好的魔法袋取了出来。因为是盲盒的形式,产品不能指定,只能由店员随机搭配。
取货后记者打开袋子发现,里面共有一份鸡蛋火腿三明治、一个新西兰芝士以及两根棒棒糖,按原价计算大约需要30元。由于记者是该小程序的新用户,下单立享2元优惠,最终只花费了9.9元。记者发现,除了鸡蛋火腿三明治外包装标明了保质期以外,其余外包装均未张贴商品说明。其中,鸡蛋火腿三明治生产日期为8月20日,保质期2天,8月22日到期。记者询问后得知,新西兰芝士、棒棒糖均还有1天才到保质期。
“一般我们配两三样产品,食品的保质期有两天到三四天,过了最佳食用时间我们就会做一些处理活动,在惜食魔法袋小程序上一上架很快会被抢空,这样可以避免浪费,别人买了觉得好吃,下次也可能会再过来购买 。”面包新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餐饮商家每天都有超量商品丢弃和浪费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过去餐饮店铺当天剩余的食品,不是由内部员工消耗或者店内销毁,就是被店铺集中在某一时段打折促销,如今,随着专营临期食品盲盒平台的兴起,临期食物有了更好的出路。
据了解,惜食魔法袋是一个帮助商家减少食物浪费的移动应用程序,也是中国首个反粮食浪费的移动应用程序,与商家一起致力于“让天下没有浪费的粮食”,惜食魔法袋目前每天能拯救2吨粮食,减少7.6吨碳排放。
“线上骨折价就能买到家附近店铺的食物,11.8元就能拿30元左右的商品,真的超值!”马女士向记者表示,她最近迷上了在线上食物盲盒平台购买临期食物,除了轻食、面包、甜品,甚至还能买到奶茶、饮料,这让她感受到了满满的性价比。
“昨天我在米粒盲盒小程序下单了11.8元的面包盲盒,最后拿到手的一个是原价16元的蛋黄流沙包、一个是14元的奶酪葡萄面包。”马女士表示,被线上食品盲盒圈粉后,她立马安利给了朋友下单。
值得注意的是,与惜食魔法袋小程序不同的是,米粒盲盒小程序下单可自主选择商品。“客人自己也可以在一堆盲盒里挑选,因为可能有的顾客对芒果过敏或者坚果过敏。基本上工作人员会提前搭配好,甜面包跟甜面包,咸面包跟咸面包,我们也担心有些客人买回去不吃也是一种浪费。”庆云北街马佐家面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实际上,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兴起的线上食物盲盒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借着线下临期折扣店的“东风”。随着临期食品需求的增长,临期食品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业态,并出现了一批快速增长的线上临期食品盲盒平台。他们将餐饮店当天剩余的食品以极低的折扣价或者盲盒的形式,进行线上销售。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与商家的合作形式来看,临期食品盲盒平台与线下实体临期食品商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都是通过帮助商家或企业售卖临期折扣食品,在帮助企业解决库存、囤货的同时,又可以引流拉新,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新的铺货渠道。
“对于品牌来说,在平台上发布产品折扣,不仅能解决囤积的货品,还有拉新的作用。”不少谨慎的商家开始尝试入驻小程序。“购买盲盒的消费者到店的初衷可能只是尝鲜,但很多人尝试了之后就会爱上这个口味,并购买价格较高的同款生日蛋糕。”一位蛋糕店店主告诉记者,通过入驻临期食品盲盒平台,起到了一定的线上引流作用。
相关专业人士分析,线上临期食物价格低廉,吸引了一部分价格敏感的群体,同时主打的反对食物浪费的品牌理念,也能够带动部分注重低碳生活的白领群体,而食物盲盒的新形式也为购买赋予了趣味性,这使得年轻用户很快接受并热衷于此类线上临期食物平台。
尽管从现阶段来看,线上食品盲盒平台备受关注,但也有行业专业人士表示,除了食品安全问题让商家的入驻态度较为谨慎,还有不少消费者会抵触食品盲盒这种新概念。
那么消费者对于以打折盲盒的形式出售临期食品的接受度如何?记者在面包店门口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不买,天气这么热,保质期消费者无法确定。”“如果有合适想买的可能会购买。”……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中,部分消费者对在此类平台消费持观望态度,认为可能会出现食品质量不过关、售后维权麻烦等问题。那么购买临期食品是否安全呢?售后是否有保障呢?米粒盲盒后台客服表示,米粒盲盒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如有任何问题可在支付订单24小时内与平台联系。
“在保质期内的,我们消费者是可以购买食用的,但是也建议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以后,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同时要按需购买,以免买得过多,过期会造成浪费。”相关专业人士表示。
日前,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盲盒APP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盲盒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伴生诸多问题和乱象,但盲盒不能“盲规则”,“盲盒经济”更不可盲目发展,为此川渝两地消委会建议:一要制定盲盒平台公示清单,规范信息公示;二要发布盲盒格式合同范本,拒绝“霸王条款”;三要立“公约”树“警示”,建立“防沉迷”机制;四要盲盒不“盲”规则,严厉打击借“盲”乱象;五要盲盒不“盲目”,指引盲盒商品合理定价;六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七要积极引导盲盒消费者,树立健康消费观;八要加强盲盒行业自律,促进公平消费。
2022-08-26 13:54:38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如果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临近保质期的连锁品牌面包店的面包甜点,你会购买吗?
最近,食物盲盒悄悄流行起来。以“惜食魔法袋”的小程序为例,原价共计28.8元的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在小程序上通过盲盒的形式购买,价格只需11.9元,新用户首笔还将立减2元只需花费9.9元。
“通过小程序下单能享受门店价格近2折的优惠价,让人很心动。”成都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作为线上临期食品盲盒平台的忠实用户,她和朋友都认同可持续的生活理念,“而且买走商家当天剩余的食物,减少了食物浪费,薅羊毛还能做公益,简直是一举两得。”
听起来似乎很实惠,那产品质量怎么样呢?近日,记者通过微信搜索进入了“惜食魔法袋”小程序,可以看到,参与的面包店数量还是很多。记者挑选了一家附近的门店,进行了购买。
订单显示取货时间为当天21:00-21:59。按照订单时间,记者来到位于金牛凯德广场的面包新语店。“您好,我在网上买了魔法袋,想来取一下。”记者将取件码出示后,店员将提前准备好的魔法袋取了出来。因为是盲盒的形式,产品不能指定,只能由店员随机搭配。
取货后记者打开袋子发现,里面共有一份鸡蛋火腿三明治、一个新西兰芝士以及两根棒棒糖,按原价计算大约需要30元。由于记者是该小程序的新用户,下单立享2元优惠,最终只花费了9.9元。记者发现,除了鸡蛋火腿三明治外包装标明了保质期以外,其余外包装均未张贴商品说明。其中,鸡蛋火腿三明治生产日期为8月20日,保质期2天,8月22日到期。记者询问后得知,新西兰芝士、棒棒糖均还有1天才到保质期。
“一般我们配两三样产品,食品的保质期有两天到三四天,过了最佳食用时间我们就会做一些处理活动,在惜食魔法袋小程序上一上架很快会被抢空,这样可以避免浪费,别人买了觉得好吃,下次也可能会再过来购买 。”面包新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餐饮商家每天都有超量商品丢弃和浪费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过去餐饮店铺当天剩余的食品,不是由内部员工消耗或者店内销毁,就是被店铺集中在某一时段打折促销,如今,随着专营临期食品盲盒平台的兴起,临期食物有了更好的出路。
据了解,惜食魔法袋是一个帮助商家减少食物浪费的移动应用程序,也是中国首个反粮食浪费的移动应用程序,与商家一起致力于“让天下没有浪费的粮食”,惜食魔法袋目前每天能拯救2吨粮食,减少7.6吨碳排放。
“线上骨折价就能买到家附近店铺的食物,11.8元就能拿30元左右的商品,真的超值!”马女士向记者表示,她最近迷上了在线上食物盲盒平台购买临期食物,除了轻食、面包、甜品,甚至还能买到奶茶、饮料,这让她感受到了满满的性价比。
“昨天我在米粒盲盒小程序下单了11.8元的面包盲盒,最后拿到手的一个是原价16元的蛋黄流沙包、一个是14元的奶酪葡萄面包。”马女士表示,被线上食品盲盒圈粉后,她立马安利给了朋友下单。
值得注意的是,与惜食魔法袋小程序不同的是,米粒盲盒小程序下单可自主选择商品。“客人自己也可以在一堆盲盒里挑选,因为可能有的顾客对芒果过敏或者坚果过敏。基本上工作人员会提前搭配好,甜面包跟甜面包,咸面包跟咸面包,我们也担心有些客人买回去不吃也是一种浪费。”庆云北街马佐家面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实际上,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兴起的线上食物盲盒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借着线下临期折扣店的“东风”。随着临期食品需求的增长,临期食品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业态,并出现了一批快速增长的线上临期食品盲盒平台。他们将餐饮店当天剩余的食品以极低的折扣价或者盲盒的形式,进行线上销售。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与商家的合作形式来看,临期食品盲盒平台与线下实体临期食品商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都是通过帮助商家或企业售卖临期折扣食品,在帮助企业解决库存、囤货的同时,又可以引流拉新,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新的铺货渠道。
“对于品牌来说,在平台上发布产品折扣,不仅能解决囤积的货品,还有拉新的作用。”不少谨慎的商家开始尝试入驻小程序。“购买盲盒的消费者到店的初衷可能只是尝鲜,但很多人尝试了之后就会爱上这个口味,并购买价格较高的同款生日蛋糕。”一位蛋糕店店主告诉记者,通过入驻临期食品盲盒平台,起到了一定的线上引流作用。
相关专业人士分析,线上临期食物价格低廉,吸引了一部分价格敏感的群体,同时主打的反对食物浪费的品牌理念,也能够带动部分注重低碳生活的白领群体,而食物盲盒的新形式也为购买赋予了趣味性,这使得年轻用户很快接受并热衷于此类线上临期食物平台。
尽管从现阶段来看,线上食品盲盒平台备受关注,但也有行业专业人士表示,除了食品安全问题让商家的入驻态度较为谨慎,还有不少消费者会抵触食品盲盒这种新概念。
那么消费者对于以打折盲盒的形式出售临期食品的接受度如何?记者在面包店门口随机询问了几位市民。“不买,天气这么热,保质期消费者无法确定。”“如果有合适想买的可能会购买。”……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中,部分消费者对在此类平台消费持观望态度,认为可能会出现食品质量不过关、售后维权麻烦等问题。那么购买临期食品是否安全呢?售后是否有保障呢?米粒盲盒后台客服表示,米粒盲盒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如有任何问题可在支付订单24小时内与平台联系。
“在保质期内的,我们消费者是可以购买食用的,但是也建议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以后,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同时要按需购买,以免买得过多,过期会造成浪费。”相关专业人士表示。
日前,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盲盒APP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盲盒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伴生诸多问题和乱象,但盲盒不能“盲规则”,“盲盒经济”更不可盲目发展,为此川渝两地消委会建议:一要制定盲盒平台公示清单,规范信息公示;二要发布盲盒格式合同范本,拒绝“霸王条款”;三要立“公约”树“警示”,建立“防沉迷”机制;四要盲盒不“盲”规则,严厉打击借“盲”乱象;五要盲盒不“盲目”,指引盲盒商品合理定价;六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七要积极引导盲盒消费者,树立健康消费观;八要加强盲盒行业自律,促进公平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