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16:12:43
本报讯(记者 赵蝶)记者日前从四川省水产局获悉,近日,由四川省水产学会、重庆市水产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小龙虾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兴文县成功召开。
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次论坛的召开是积极贯彻党中央部署,落实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精神的务实举措。论坛聚力稻虾生态产业创新,共推川渝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搭建了交流合作新平台。
据了解,论坛以参观考察、稻虾推介、论坛讲座等形式进行,来自四川省水产局、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领导、专家,重庆市、四川省部分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领导、专家,成渝两地小龙虾养殖企业、水产批发市场代表共200人参加论坛。国家虾蟹技术产业体系、四川省淡水鱼创新团队专家以及川渝两地水产专家、小龙虾企业代表分别就养殖技术、产业融合、品牌培育等作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组织代表参观了兴文县智慧农业数据运营中心、万亩稻虾基地、小龙虾产业研究院、小龙虾交易市场。
为助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四川将抓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在发展政策上,继续以“鱼米之乡”建设为抓手,大力支持产业发展;二是在发展基础上,充分利用四川丰富的渔业资源,塑造一大批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县,打造具有四川特色“双季稻,多季虾”模式和早虾品牌;三是在合作共建上,下好成渝两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先手棋”,联动推进“巴蜀鱼米之乡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2021年四川省10个“鱼米之乡”项目县已建设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水稻平均产量1060斤亩,渔业总产值2280元亩,较好地实现了稳粮增收目标。同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展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022-08-03 16:12:43
本报讯(记者 赵蝶)记者日前从四川省水产局获悉,近日,由四川省水产学会、重庆市水产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小龙虾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兴文县成功召开。
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次论坛的召开是积极贯彻党中央部署,落实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精神的务实举措。论坛聚力稻虾生态产业创新,共推川渝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搭建了交流合作新平台。
据了解,论坛以参观考察、稻虾推介、论坛讲座等形式进行,来自四川省水产局、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领导、专家,重庆市、四川省部分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领导、专家,成渝两地小龙虾养殖企业、水产批发市场代表共200人参加论坛。国家虾蟹技术产业体系、四川省淡水鱼创新团队专家以及川渝两地水产专家、小龙虾企业代表分别就养殖技术、产业融合、品牌培育等作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组织代表参观了兴文县智慧农业数据运营中心、万亩稻虾基地、小龙虾产业研究院、小龙虾交易市场。
为助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四川将抓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在发展政策上,继续以“鱼米之乡”建设为抓手,大力支持产业发展;二是在发展基础上,充分利用四川丰富的渔业资源,塑造一大批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县,打造具有四川特色“双季稻,多季虾”模式和早虾品牌;三是在合作共建上,下好成渝两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先手棋”,联动推进“巴蜀鱼米之乡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2021年四川省10个“鱼米之乡”项目县已建设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水稻平均产量1060斤亩,渔业总产值2280元亩,较好地实现了稳粮增收目标。同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展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