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11:39:04
杜云 周艳 滕腾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做高效衔接,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团林苗族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结合当地实际着重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团林白羽乌鸡”这个经典的“黑白配”成功出圈,就是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动群众壮大养殖规模和挖掘产品深度价值来实现的,目前已成为当地群众最主要的致富项目,2021年总收入达1983万元,今年预计超过2000万元。
推动传统放养到规模化养殖
因团林白羽乌鸡相比普通乌骨鸡好斗、喜放养、抗病性强,生长速度相对缓慢等特性。传统养殖基本上是将其随意放养至山间,饿食草虫、渴饮山泉、粗粮放养的模式,为了将“小散乱”传统模式转变为“大而精”的规模化养殖。团林苗族乡党委政府从2012年开始,坚持树标准、强带动、延链条的理念大力推进团林白羽乌鸡产业发展。
2012年3月,筠连县金利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为基本运作,以有机农业基地+农庄+产品加工+线上销售为基本载体,在保障团林白羽乌鸡绿色健康、生态营养的前提下,开启了标准化养殖建设之路。
2019年5月,先后投资1200万元在团林乡杉新村建立占地200余亩的现代化标准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养殖基地自动孵化及育雏小鸡达30万只,年出栏商品鸡5万余只。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2020年3月开始,我们对全乡群众意愿进行了解,又通过与县残疾人联合会对接,争取了项目支持,优先对残疾人、脱贫户等特殊群众开展林下乌骨鸡养殖技术培训,并通过签订保底回收合同的方式,为群众免费发放鸡苗,带动社员参与养殖。”团林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强表示,在不断研发乌鸡产品加工的同时,乡党委政府也会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团林白羽乌鸡养殖。
据统计,目前养殖团林白羽乌鸡的农户达516户,其中养殖1000只以上的有9户、养殖100只以上的有25户,商品鸡年存栏超过10万只,成功解决了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
从单一养殖到全方位增收致富
从2019年7月,“四川篱垣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篱垣里”商标,到2020年9月“篱垣里”筠连椒麻鸡总店正式营业,开启了乌鸡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链模式。同年底,篱垣里与成都一家大型连锁餐饮公司签订商品鸡长期供应合同,进一步打通了团林白羽乌鸡外销渠道。
据团林苗族乡党委书记郑万江介绍,团林苗族乡还将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不断扩大公司规模,继续以“有机农业基地+体验店+产品”的模式发展壮大团林白羽乌鸡养殖,依托养殖基地深入打造“团林白羽乌鸡”文化庄园,不断做大做强团林白羽乌鸡品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022-09-20 11:39:04
杜云 周艳 滕腾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做高效衔接,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团林苗族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结合当地实际着重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团林白羽乌鸡”这个经典的“黑白配”成功出圈,就是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动群众壮大养殖规模和挖掘产品深度价值来实现的,目前已成为当地群众最主要的致富项目,2021年总收入达1983万元,今年预计超过2000万元。
推动传统放养到规模化养殖
因团林白羽乌鸡相比普通乌骨鸡好斗、喜放养、抗病性强,生长速度相对缓慢等特性。传统养殖基本上是将其随意放养至山间,饿食草虫、渴饮山泉、粗粮放养的模式,为了将“小散乱”传统模式转变为“大而精”的规模化养殖。团林苗族乡党委政府从2012年开始,坚持树标准、强带动、延链条的理念大力推进团林白羽乌鸡产业发展。
2012年3月,筠连县金利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为基本运作,以有机农业基地+农庄+产品加工+线上销售为基本载体,在保障团林白羽乌鸡绿色健康、生态营养的前提下,开启了标准化养殖建设之路。
2019年5月,先后投资1200万元在团林乡杉新村建立占地200余亩的现代化标准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养殖基地自动孵化及育雏小鸡达30万只,年出栏商品鸡5万余只。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2020年3月开始,我们对全乡群众意愿进行了解,又通过与县残疾人联合会对接,争取了项目支持,优先对残疾人、脱贫户等特殊群众开展林下乌骨鸡养殖技术培训,并通过签订保底回收合同的方式,为群众免费发放鸡苗,带动社员参与养殖。”团林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强表示,在不断研发乌鸡产品加工的同时,乡党委政府也会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团林白羽乌鸡养殖。
据统计,目前养殖团林白羽乌鸡的农户达516户,其中养殖1000只以上的有9户、养殖100只以上的有25户,商品鸡年存栏超过10万只,成功解决了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
从单一养殖到全方位增收致富
从2019年7月,“四川篱垣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篱垣里”商标,到2020年9月“篱垣里”筠连椒麻鸡总店正式营业,开启了乌鸡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链模式。同年底,篱垣里与成都一家大型连锁餐饮公司签订商品鸡长期供应合同,进一步打通了团林白羽乌鸡外销渠道。
据团林苗族乡党委书记郑万江介绍,团林苗族乡还将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不断扩大公司规模,继续以“有机农业基地+体验店+产品”的模式发展壮大团林白羽乌鸡养殖,依托养殖基地深入打造“团林白羽乌鸡”文化庄园,不断做大做强团林白羽乌鸡品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