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白酒行业首部工具书发布 《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新书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2022-10-28 15:00:43

       本报记者 马工枚

      10月26日,《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新书研讨会在成都举行。该研讨会由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成都大学教授黄基秉主持会议。

      全球首部白酒及文化的工具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是一部中型双语双解分类专科词典,共收词目2万余条,也是目前国内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部专门以白酒及其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工具书。据了解,这本词典自问世以来,深受各界人士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

      翻开词典,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为该书作序中提到:“中国白酒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向世界充分展示白酒这张中国名片,需要一个统一的、容易认知的标识和沟通方式。一直以来,我们都缺少规范的白酒国际化词汇和语言。此次,我们终于在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家和词典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编纂了这部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词典依托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向国际友人讲述中国白酒的故事……”

      词典是最好的语言文化交流工具,该词典作为世界首部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该词典分为两个大类,第一大类是白酒技术。该大类包括六个小类,分别是白酒类别、酿酒原料、制曲工艺、酿酒工艺、酒体设计、质量标准。该词典从多维度展现了中国白酒高超的酿造工艺和精湛的加工技术,这不仅是中国白酒智慧酿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工匠精神的缩影。第二大类是白酒文化,包括酒政礼俗、酒名酒器、酒人酒事、文学艺术。该词典通过白酒这一文化载体,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更重要的是该词典还进行了白酒术语词条的标准化定义和翻译,以及白酒文化类词条的信息呈现及内涵梳理。白酒是深具中国特色的酒种,本汉英双解词典充分利用标准化定义展示出了中华白酒的文化内涵。同时,词典在条目的收录、设立和编排,条目的释义等方面都能够全方位满足读者的需要。

      一个行业需要一本自己的工具书

      会上,受邀专家线上线下依次发言,从不同角度对该部词典做分析研讨。

      四川轻化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云虹介绍了编撰本词典的起因,以及词典编撰的过程,包括如何编撰、如何规范翻译、如何从数十万学术资料考据。从2017到2021年,历经四年方完成编撰出版工作,将对白酒的研究,扩大到了文化传播。会上专家教授纷纷表示,该词典的诞生,是对酒文化的高度概括,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品、载体、亮点;是中华传统酒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向全世界传播文化的精品,是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优秀范本。能精准传播中华文化,做到文化宣传的工匠精神。不仅实现国内文化循环,还能实现国际传播循环。词典在国际上起到了普及白酒文化的作用,起到了工具书该有的短平快的作用。

      “中国白酒就是白酒。”本词典确定了中国翻译标准,用词标准,具备开创性、标杆性。在每个词条下面配有简明的释义,能让读者快速地获取信息,为酒类英语翻译和酒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结构清晰,内容涵盖全面,是过去所没有的。“一个行业需要一本自己的工具书。”会上专家表示,该词典具备创新性,填补了国际国内酒文化工具书的空白,需要大力积极推广,而不能束之高阁。

      轻化工共推白酒产学研用融合

      酿造专业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的一块“金字招牌”,学校从1983年起开设食品发酵类专业,是国内最早培养白酒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据会上四川轻化工大学相关人士介绍,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师资队伍的博士占比大幅增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锦上添花,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前后签约中昊化工集团、五粮液集团、宜宾天原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与其展开深度合作,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学校所属中国白酒学院获批全国“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中国白酒学院以传统酿造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生物工程专业,以及瞄准白酒产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核心,构建起以化学与化工、装备与控制、环境与安全、材料制备与加工等为主的支撑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的学科群。四川素有“川酒甲天下”的美誉,被行业认为是“最大的产业集群、最大的品牌群、最大的产能群、最好的政策洼地”,白酒工业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5%。近40年来,学校为白酒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四川白酒在全国范围内占据“半壁江山”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白酒行业首部工具书发布 《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新书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2022-10-28 15:00:43

       本报记者 马工枚

      10月26日,《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新书研讨会在成都举行。该研讨会由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成都大学教授黄基秉主持会议。

      全球首部白酒及文化的工具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是一部中型双语双解分类专科词典,共收词目2万余条,也是目前国内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部专门以白酒及其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工具书。据了解,这本词典自问世以来,深受各界人士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

      翻开词典,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为该书作序中提到:“中国白酒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向世界充分展示白酒这张中国名片,需要一个统一的、容易认知的标识和沟通方式。一直以来,我们都缺少规范的白酒国际化词汇和语言。此次,我们终于在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家和词典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编纂了这部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词典依托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向国际友人讲述中国白酒的故事……”

      词典是最好的语言文化交流工具,该词典作为世界首部中华白酒文化汉英双解词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该词典分为两个大类,第一大类是白酒技术。该大类包括六个小类,分别是白酒类别、酿酒原料、制曲工艺、酿酒工艺、酒体设计、质量标准。该词典从多维度展现了中国白酒高超的酿造工艺和精湛的加工技术,这不仅是中国白酒智慧酿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工匠精神的缩影。第二大类是白酒文化,包括酒政礼俗、酒名酒器、酒人酒事、文学艺术。该词典通过白酒这一文化载体,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更重要的是该词典还进行了白酒术语词条的标准化定义和翻译,以及白酒文化类词条的信息呈现及内涵梳理。白酒是深具中国特色的酒种,本汉英双解词典充分利用标准化定义展示出了中华白酒的文化内涵。同时,词典在条目的收录、设立和编排,条目的释义等方面都能够全方位满足读者的需要。

      一个行业需要一本自己的工具书

      会上,受邀专家线上线下依次发言,从不同角度对该部词典做分析研讨。

      四川轻化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云虹介绍了编撰本词典的起因,以及词典编撰的过程,包括如何编撰、如何规范翻译、如何从数十万学术资料考据。从2017到2021年,历经四年方完成编撰出版工作,将对白酒的研究,扩大到了文化传播。会上专家教授纷纷表示,该词典的诞生,是对酒文化的高度概括,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品、载体、亮点;是中华传统酒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向全世界传播文化的精品,是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优秀范本。能精准传播中华文化,做到文化宣传的工匠精神。不仅实现国内文化循环,还能实现国际传播循环。词典在国际上起到了普及白酒文化的作用,起到了工具书该有的短平快的作用。

      “中国白酒就是白酒。”本词典确定了中国翻译标准,用词标准,具备开创性、标杆性。在每个词条下面配有简明的释义,能让读者快速地获取信息,为酒类英语翻译和酒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结构清晰,内容涵盖全面,是过去所没有的。“一个行业需要一本自己的工具书。”会上专家表示,该词典具备创新性,填补了国际国内酒文化工具书的空白,需要大力积极推广,而不能束之高阁。

      轻化工共推白酒产学研用融合

      酿造专业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的一块“金字招牌”,学校从1983年起开设食品发酵类专业,是国内最早培养白酒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据会上四川轻化工大学相关人士介绍,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师资队伍的博士占比大幅增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锦上添花,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前后签约中昊化工集团、五粮液集团、宜宾天原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与其展开深度合作,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学校所属中国白酒学院获批全国“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中国白酒学院以传统酿造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生物工程专业,以及瞄准白酒产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核心,构建起以化学与化工、装备与控制、环境与安全、材料制备与加工等为主的支撑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的学科群。四川素有“川酒甲天下”的美誉,被行业认为是“最大的产业集群、最大的品牌群、最大的产能群、最好的政策洼地”,白酒工业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5%。近40年来,学校为白酒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四川白酒在全国范围内占据“半壁江山”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