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15:09:48
10月27日,四川省经信厅公布2022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温江区40家企业光荣入榜。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经信局坚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路径,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行业“配套专家”和“科技小巨人”。此前,温江区中星电子、川消消防、华健未来、美创医疗、成都新恒创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0家(国家级7家、省级73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28.7%,较去年同期增长114.3%(国家级同比增150%,省级同比增110.5%)。
鼓励企业创新 破解“卡脖子”难题
温江区经信局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纳入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该区建有航天烽火、百裕科技、百利药业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印钞、雷迪波尔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飞亚航空、恒芯科技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共计51家。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家、数字车间7家,区级数字车间8家、智能工厂2家,成为行业转型的示范标杆。
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与知名院校合作,年均投入数千万元研发经费,研制了灭火、举高、专勤、保障4大类200余种消防车,取得知识产权110项,解决了消防实战领域的很多实际难题,企业部分新型消防车的性能已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系列产品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川消”品牌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该企业已培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具有年生产能力达24亿只的中国西部最大生产基地的有机薄膜电容器专业的智能制造商,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关系,与四川大学材料学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产品获得了SGS报告和REACH法规规定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符合欧盟ROHS标准和REACH法规,自主研发的“小型高压内三串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获得了国家级的创新奖励。
分类梯度培育 动员“入库”成长
温江区经信局针对不同类别企业,通过梯度培育的方式,在不同类别企业中甄选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纳入培育库。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大力度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构建市场主体梯次发展链条。依托成都市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认定政策,入企宣传动员,组织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银企校院”四方平台开展申报,纳入成都市成长工程培育库。对于申报入库成功的企业,动员企业申报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补助项目,享受固定资产投入补贴配套政策和企业升规激励资金补助政策,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并为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保持充足“库存”。
成都泰格尔航天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并且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走“精尖”发展之路,其产品市场稳定,历经6年努力,该企业获得26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10项发明专利认证,2021年成功纳入省级“专精特新”培育名单。
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等离子体微创外科手术设备及耗材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持“专精特新”发展,专注于等离子微创医疗领域,先后开展了耳鼻喉、骨科、泌尿、眼科、清创产品等多种微创等离子医疗器械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海外10多个国家项目“微创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体系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对一联系 打造企业发展“放心港”
温江区经信局按照“一企一策”建立“局领导带头、科室负责、干部全覆盖”联系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工作机制,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掌握企业管理、人才、市场、信息化等方面实际情况,在政策信息、融资支持、展览展示等方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温江区经信局精准工作对象,对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企业、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类企业、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等进行重点培育,建立企业信息库和惠企政策库,通过数据模型生成企业精准画像,保障政策信息精准推送给所需企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今年疫情期间,为鼓励“专精特新”闭环生产,为8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拨付闭环生产补贴,通过工作专班协调办理100余台车辆“蓉疫畅”通行证、货物运输问题50余件,向银行、担保机构重点推荐企业的融资需求,落实30余家企业的“壮大贷”“圆保贷”“抗疫贷”共计25290万元。
2022-11-01 15:09:48
10月27日,四川省经信厅公布2022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温江区40家企业光荣入榜。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经信局坚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路径,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行业“配套专家”和“科技小巨人”。此前,温江区中星电子、川消消防、华健未来、美创医疗、成都新恒创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0家(国家级7家、省级73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28.7%,较去年同期增长114.3%(国家级同比增150%,省级同比增110.5%)。
鼓励企业创新 破解“卡脖子”难题
温江区经信局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纳入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该区建有航天烽火、百裕科技、百利药业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印钞、雷迪波尔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飞亚航空、恒芯科技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共计51家。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家、数字车间7家,区级数字车间8家、智能工厂2家,成为行业转型的示范标杆。
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与知名院校合作,年均投入数千万元研发经费,研制了灭火、举高、专勤、保障4大类200余种消防车,取得知识产权110项,解决了消防实战领域的很多实际难题,企业部分新型消防车的性能已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系列产品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川消”品牌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该企业已培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具有年生产能力达24亿只的中国西部最大生产基地的有机薄膜电容器专业的智能制造商,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关系,与四川大学材料学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产品获得了SGS报告和REACH法规规定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符合欧盟ROHS标准和REACH法规,自主研发的“小型高压内三串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获得了国家级的创新奖励。
分类梯度培育 动员“入库”成长
温江区经信局针对不同类别企业,通过梯度培育的方式,在不同类别企业中甄选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纳入培育库。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大力度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构建市场主体梯次发展链条。依托成都市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认定政策,入企宣传动员,组织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银企校院”四方平台开展申报,纳入成都市成长工程培育库。对于申报入库成功的企业,动员企业申报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补助项目,享受固定资产投入补贴配套政策和企业升规激励资金补助政策,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并为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保持充足“库存”。
成都泰格尔航天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并且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走“精尖”发展之路,其产品市场稳定,历经6年努力,该企业获得26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10项发明专利认证,2021年成功纳入省级“专精特新”培育名单。
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等离子体微创外科手术设备及耗材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持“专精特新”发展,专注于等离子微创医疗领域,先后开展了耳鼻喉、骨科、泌尿、眼科、清创产品等多种微创等离子医疗器械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海外10多个国家项目“微创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体系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对一联系 打造企业发展“放心港”
温江区经信局按照“一企一策”建立“局领导带头、科室负责、干部全覆盖”联系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工作机制,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掌握企业管理、人才、市场、信息化等方面实际情况,在政策信息、融资支持、展览展示等方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温江区经信局精准工作对象,对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企业、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类企业、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等进行重点培育,建立企业信息库和惠企政策库,通过数据模型生成企业精准画像,保障政策信息精准推送给所需企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今年疫情期间,为鼓励“专精特新”闭环生产,为8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拨付闭环生产补贴,通过工作专班协调办理100余台车辆“蓉疫畅”通行证、货物运输问题50余件,向银行、担保机构重点推荐企业的融资需求,落实30余家企业的“壮大贷”“圆保贷”“抗疫贷”共计252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