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穿山越海频“串门” 川浙续写“老友记” 2022川浙产业投资推介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2022-11-15 18:07:09

      本报记者 赵蝶

      近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浙江省驻川工作组、浙江省工商联、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主办的2022川浙产业投资推介系列活动正式开启,四川和浙江的省市(州)领导将各自带领一众川商、浙商,穿山越海频繁“串门”。

      “老友”情义续千年

      自古以来,川浙两地文化交相辉映,在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相互印证;文人墨客流连吟咏,在脍炙人口的锦绣华章中鸿雁传情;丝绸商贸名传海外,在古老的国际商道中携手共富。

      1996年,浙江开启对口帮扶四川的壮丽征程,“山与海”的美丽故事跨越世纪变迁,走过了二十六个寒暑光阴。据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四川通过省级重大平台签约来自浙江的项目共计582个、总规模超500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近3700亿元。

      伴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战略深入实施,浙川“山海情”历久弥新、接续新篇。浙江省进一步明确62个县(市、区)结对帮扶四川省68个县(市、区)。2021年以来,四川签约浙江项目178个、金额1310.48亿元。目前,浙江企业在川投资已形成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投资遍及四川21个市(州),浙江已成为四川继北京、广东等之后的第四大内资来源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也意味着,东西部协作迈入了转型深化的新阶段,川浙两省将在一声声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携手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

      2022川浙产业投资推介系列活动于11月启幕。系列活动包含“走出去交流考察,引进来投资兴业”两大部分,为两省深化产业合作交流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构建“造血”机制。

      翻山越海赴新约

      11月14-15日,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四川有关部门、各有关市(州)政府代表,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产业园区代表及企业代表共同组团“打卡”浙江。

      双方将以两场干在实处的产业精准对接会,深度展示四川省电子信息重点园区、企业及代表性产品和四川文创农旅产品,并聚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组织重点企业精准对接,交流先进经验,签约重大项目,拓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的发展边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充分发挥四川战略优势和资源优势,调动和激发浙江市场经济优势、企业家资源优势,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

      11月25日,四川向广大浙商发出“邀请函”,将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活动,展现四川产业的特色优势、乡村的富集资源、旺盛的投资需求,让广大浙商看到这片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并组织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就业扶持、商贸物流、消费帮扶、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四川重点帮扶县乡村“造血”功能。

      以此为新起点,川浙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深化合作,深入推进浙商在四川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规模的投资与合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贡献。

      聚焦重点开新局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为何四川与浙江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碰撞火花?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发挥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的带动作用,特别是瞄准细分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在合作中助力双方产业转型升级,对当前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作用。”

      电子信息与新能源汽车均是处在“风口”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四川与浙江各具优势,有望在产业链上形成闭环。

      一直以来,电子信息是四川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下一步将以创新驱动科技发展,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校的深厚基础,四川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又是全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承接地,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已聚集锂矿采选、基础锂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著。

      且看浙江,电子信息产业是拉动浙江工业增长的加速器和主引擎。多年来,浙江培育了一大批电子信息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专精特新”高成长性的特色重点企业,并围绕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网络通信、智能计算等标志性产业链提升工程,积极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而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强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浙江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业链和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特色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据透露,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研究制定了《深化四川—浙江产业合作工作方案》,未来将坚持“东西协作、优势互补,要素流通、双向赋能,市场导向、互利共赢”的原则,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聚焦川浙两地产业优势,突出“5+11+N”重点合作领域,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纺织服装等“5”大重点产业,通讯产品、汽车电子等“11”个细分领域,及“N”个目标企业和重点商协会,找准着力方向,加强产业合作,策划一批产业合作平台活动、拓展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落地一批产业合作项目,推动浙江企业在川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合力打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穿山越海频“串门” 川浙续写“老友记” 2022川浙产业投资推介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2022-11-15 18:07:09

      本报记者 赵蝶

      近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浙江省驻川工作组、浙江省工商联、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主办的2022川浙产业投资推介系列活动正式开启,四川和浙江的省市(州)领导将各自带领一众川商、浙商,穿山越海频繁“串门”。

      “老友”情义续千年

      自古以来,川浙两地文化交相辉映,在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相互印证;文人墨客流连吟咏,在脍炙人口的锦绣华章中鸿雁传情;丝绸商贸名传海外,在古老的国际商道中携手共富。

      1996年,浙江开启对口帮扶四川的壮丽征程,“山与海”的美丽故事跨越世纪变迁,走过了二十六个寒暑光阴。据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四川通过省级重大平台签约来自浙江的项目共计582个、总规模超500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近3700亿元。

      伴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战略深入实施,浙川“山海情”历久弥新、接续新篇。浙江省进一步明确62个县(市、区)结对帮扶四川省68个县(市、区)。2021年以来,四川签约浙江项目178个、金额1310.48亿元。目前,浙江企业在川投资已形成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投资遍及四川21个市(州),浙江已成为四川继北京、广东等之后的第四大内资来源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也意味着,东西部协作迈入了转型深化的新阶段,川浙两省将在一声声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携手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

      2022川浙产业投资推介系列活动于11月启幕。系列活动包含“走出去交流考察,引进来投资兴业”两大部分,为两省深化产业合作交流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构建“造血”机制。

      翻山越海赴新约

      11月14-15日,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四川有关部门、各有关市(州)政府代表,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产业园区代表及企业代表共同组团“打卡”浙江。

      双方将以两场干在实处的产业精准对接会,深度展示四川省电子信息重点园区、企业及代表性产品和四川文创农旅产品,并聚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组织重点企业精准对接,交流先进经验,签约重大项目,拓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的发展边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充分发挥四川战略优势和资源优势,调动和激发浙江市场经济优势、企业家资源优势,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

      11月25日,四川向广大浙商发出“邀请函”,将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活动,展现四川产业的特色优势、乡村的富集资源、旺盛的投资需求,让广大浙商看到这片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并组织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就业扶持、商贸物流、消费帮扶、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四川重点帮扶县乡村“造血”功能。

      以此为新起点,川浙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深化合作,深入推进浙商在四川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规模的投资与合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贡献。

      聚焦重点开新局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为何四川与浙江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碰撞火花?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发挥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的带动作用,特别是瞄准细分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在合作中助力双方产业转型升级,对当前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作用。”

      电子信息与新能源汽车均是处在“风口”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四川与浙江各具优势,有望在产业链上形成闭环。

      一直以来,电子信息是四川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下一步将以创新驱动科技发展,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校的深厚基础,四川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又是全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承接地,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已聚集锂矿采选、基础锂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著。

      且看浙江,电子信息产业是拉动浙江工业增长的加速器和主引擎。多年来,浙江培育了一大批电子信息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专精特新”高成长性的特色重点企业,并围绕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网络通信、智能计算等标志性产业链提升工程,积极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而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强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浙江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业链和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特色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据透露,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研究制定了《深化四川—浙江产业合作工作方案》,未来将坚持“东西协作、优势互补,要素流通、双向赋能,市场导向、互利共赢”的原则,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聚焦川浙两地产业优势,突出“5+11+N”重点合作领域,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纺织服装等“5”大重点产业,通讯产品、汽车电子等“11”个细分领域,及“N”个目标企业和重点商协会,找准着力方向,加强产业合作,策划一批产业合作平台活动、拓展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落地一批产业合作项目,推动浙江企业在川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合力打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