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18:04:24
本网讯(记者 赵蝶 文/图)峨眉天下秀,香茗飘四海。4月19日,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式在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场馆举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壮宣布本届茶博会开幕。
开幕式上,乐山市委副书记、乐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彤,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陈勋儒,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廖蔚,德国茶叶委员会董事马克西米利安·威蒂格分别致辞。乐山市委副书记曾洪扬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成立揭牌仪式。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是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联合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韩国、尼泊尔、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丹麦等国家或地区的涉茶组织发起成立的茶叶合作组织,俄罗斯茶咖协会、斯里兰卡茶叶局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联盟。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合作、经贸往来和技术人才交流。
开幕式前,出席本届茶博会的领导和嘉宾分三批次,对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场馆的茶之道主题展厅、茶之旅主题展厅、茶之品主题展厅、乐山峨眉山茶展区及其他展区进行了巡馆。
开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峨眉茶韵》茶文化演绎。围绕“品牌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以“茶香四季·韵满天下”为主题,通过“云水谣”、“草木间”、“茗月情”、“行吟歌”四个片段与茶诗、茶经、茶礼相结合,以多种舞台表现形式集中呈现“峨眉山茶”独有的生态品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茶旅融合的特色优势,彰显峨眉山高山绿茶的品牌价值。
这里有“高山雨雾”最显著的特征。乐山全域森林覆盖率高达57.7%,生态环境良好,大部分茶园分布在500米—1200米的海拔高度,特别是峨眉山系温润的气候、起伏的山峦、常年的云雾,再加上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形成了绝佳的“高山云雾”自然特征,为茶树的繁育生成提供了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环境条件,不仅赋予了“峨眉山茶异于天下”的独特品质,也让乐山成为了全国名优绿茶的最适宜种植区。
这里有“茶旅相融”的突出优势。旅游业和茶产业是乐山的两大“比较优势”、两张“金字招牌”。乐山文旅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人文景观滋养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成为乐山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乐山市正坚定不移推进“旅游兴市”,把名茶与名山、名佛、名人、名城融为一体,着力推动茶生态、茶产品、茶文化与文旅全要素互动,积极培育茶文融合、茶艺结合、茶养契合等新业态新产品。目前,该市已初步建成12个现代茶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开发推出了峨眉山“万年祈福、黑水问茶”等3条精品茶旅线路,涌现出了天福观光茶园等一批A级景区和清溪茉莉小镇等一批茶旅特色小镇,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不仅激发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乘数效应”,而且为乐山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这里有“区域品牌”最凸显的价值。乐山是“中国绿茶之都”、川茶主产区,现有茶园130万亩、年产量近13万吨。当前,乐山正依托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试点等平台,大力深化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和品牌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全国峨眉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建设,打造了峨眉山茶、犍为茉莉茶、马边绿茶三大区域品牌,培育了竹叶青、论道、峨眉雪芽、天福茗茶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了乐山茶产业的“五朵金花”。目前,全市37家茶叶企业使用“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峨眉山”茶的品牌身值逾50亿元。
这里有“产业扶贫”最生动的实践。一片茶叶不仅联动一大产业,更能致富一方百姓。乐山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有40%以上的茶园分布在小凉山、乌蒙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乐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茶产业作为推进产业扶贫、增强造血机能、助农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打造,创新开展“百企帮百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万亩茶山”变为“金山银山”,让“一方好茶”造福“一方百姓”,让“茶叶子”帮助更多农民鼓起“钱袋子”。目前,该市已发展茶叶专业村350余个,茶农年人均涉茶收入达到6500元,近年来已有2万多贫困群众依靠发展茶业告别了“贫困户”,走上了“小康路”。
这里有“全域开放”最活跃的市场。乐山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名优绿茶集散地、四川南茶北销和举办茶事活动的重要枢纽,年交易额近200亿元,茶叶综合产值居四川前列。去年实现茶叶直接出口创汇近1200万美元、跃居全省第一。当前,乐山正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开放历史机遇,期待通过本届茶博会,以茶为媒、以茶结缘,与中外茶企、茶商、茶叶专业人士一道,扩大开放合作成果,共享茶业发展红利,让更多乐山好茶走出国门、香飘世界。
一壶香茶迎宾朋,花开时节又逢君。乐山峨眉山将以茶之名再出发,不断深化茶之道、茶之品、茶之旅三大活动,诚挚欢迎四海宾朋到乐山品茗论道、观茶赏景,交易洽谈、投资兴业,共同谱写茶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链接:
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博会
促成投资交易签约146亿元
本网讯(记者 赵蝶 文/图)4月19日,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经过前期的精准对接、洽谈交流,本届茶博会促成了一批投资交易项目的签约,签约总金额达146.99亿元,比上届增加20.58亿元。其中投资签约33.35亿元,采购签约18.64亿元,场外交易签约95亿元。
此次现场签约仪式共有27个项目、签约金额26.87亿元,其中投资类项目签约6个、签约金额24.85亿元;交易类项目签约21个、签约金额2.02亿元。本次上台集中签约项目共有6个,分别是:峨眉山市政府与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荷叶·茶旅融合民宿集群项目合作协议;高新区管委会与嘉域香楠公司签订嘉域香楠文化博览馆及其旅游文化酒店和金丝楠工艺品生产项目合作协议;夹江县政府与绍兴泉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绍兴泉岗机械科技(夹江)绿茶加工项目合作协议;犍为县政府与日照恒邦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金博恒邦农业种养殖园项目合作协议;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与竹乐茶业(上海)有限公司签订采购交易协议;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与开化宝纳制茶有限公司签订采购交易协议。其余21个项目在台下签约区集中签订。
2019-04-19 18:04:24
本网讯(记者 赵蝶 文/图)峨眉天下秀,香茗飘四海。4月19日,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式在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场馆举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壮宣布本届茶博会开幕。
开幕式上,乐山市委副书记、乐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彤,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陈勋儒,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廖蔚,德国茶叶委员会董事马克西米利安·威蒂格分别致辞。乐山市委副书记曾洪扬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成立揭牌仪式。国际茶产业合作联盟是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联合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韩国、尼泊尔、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丹麦等国家或地区的涉茶组织发起成立的茶叶合作组织,俄罗斯茶咖协会、斯里兰卡茶叶局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联盟。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合作、经贸往来和技术人才交流。
开幕式前,出席本届茶博会的领导和嘉宾分三批次,对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场馆的茶之道主题展厅、茶之旅主题展厅、茶之品主题展厅、乐山峨眉山茶展区及其他展区进行了巡馆。
开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峨眉茶韵》茶文化演绎。围绕“品牌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以“茶香四季·韵满天下”为主题,通过“云水谣”、“草木间”、“茗月情”、“行吟歌”四个片段与茶诗、茶经、茶礼相结合,以多种舞台表现形式集中呈现“峨眉山茶”独有的生态品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茶旅融合的特色优势,彰显峨眉山高山绿茶的品牌价值。
这里有“高山雨雾”最显著的特征。乐山全域森林覆盖率高达57.7%,生态环境良好,大部分茶园分布在500米—1200米的海拔高度,特别是峨眉山系温润的气候、起伏的山峦、常年的云雾,再加上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形成了绝佳的“高山云雾”自然特征,为茶树的繁育生成提供了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环境条件,不仅赋予了“峨眉山茶异于天下”的独特品质,也让乐山成为了全国名优绿茶的最适宜种植区。
这里有“茶旅相融”的突出优势。旅游业和茶产业是乐山的两大“比较优势”、两张“金字招牌”。乐山文旅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人文景观滋养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成为乐山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乐山市正坚定不移推进“旅游兴市”,把名茶与名山、名佛、名人、名城融为一体,着力推动茶生态、茶产品、茶文化与文旅全要素互动,积极培育茶文融合、茶艺结合、茶养契合等新业态新产品。目前,该市已初步建成12个现代茶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开发推出了峨眉山“万年祈福、黑水问茶”等3条精品茶旅线路,涌现出了天福观光茶园等一批A级景区和清溪茉莉小镇等一批茶旅特色小镇,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不仅激发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乘数效应”,而且为乐山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这里有“区域品牌”最凸显的价值。乐山是“中国绿茶之都”、川茶主产区,现有茶园130万亩、年产量近13万吨。当前,乐山正依托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试点等平台,大力深化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和品牌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全国峨眉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建设,打造了峨眉山茶、犍为茉莉茶、马边绿茶三大区域品牌,培育了竹叶青、论道、峨眉雪芽、天福茗茶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了乐山茶产业的“五朵金花”。目前,全市37家茶叶企业使用“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峨眉山”茶的品牌身值逾50亿元。
这里有“产业扶贫”最生动的实践。一片茶叶不仅联动一大产业,更能致富一方百姓。乐山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有40%以上的茶园分布在小凉山、乌蒙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乐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茶产业作为推进产业扶贫、增强造血机能、助农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打造,创新开展“百企帮百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万亩茶山”变为“金山银山”,让“一方好茶”造福“一方百姓”,让“茶叶子”帮助更多农民鼓起“钱袋子”。目前,该市已发展茶叶专业村350余个,茶农年人均涉茶收入达到6500元,近年来已有2万多贫困群众依靠发展茶业告别了“贫困户”,走上了“小康路”。
这里有“全域开放”最活跃的市场。乐山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名优绿茶集散地、四川南茶北销和举办茶事活动的重要枢纽,年交易额近200亿元,茶叶综合产值居四川前列。去年实现茶叶直接出口创汇近1200万美元、跃居全省第一。当前,乐山正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开放历史机遇,期待通过本届茶博会,以茶为媒、以茶结缘,与中外茶企、茶商、茶叶专业人士一道,扩大开放合作成果,共享茶业发展红利,让更多乐山好茶走出国门、香飘世界。
一壶香茶迎宾朋,花开时节又逢君。乐山峨眉山将以茶之名再出发,不断深化茶之道、茶之品、茶之旅三大活动,诚挚欢迎四海宾朋到乐山品茗论道、观茶赏景,交易洽谈、投资兴业,共同谱写茶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链接:
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博会
促成投资交易签约146亿元
本网讯(记者 赵蝶 文/图)4月19日,第四届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经过前期的精准对接、洽谈交流,本届茶博会促成了一批投资交易项目的签约,签约总金额达146.99亿元,比上届增加20.58亿元。其中投资签约33.35亿元,采购签约18.64亿元,场外交易签约95亿元。
此次现场签约仪式共有27个项目、签约金额26.87亿元,其中投资类项目签约6个、签约金额24.85亿元;交易类项目签约21个、签约金额2.02亿元。本次上台集中签约项目共有6个,分别是:峨眉山市政府与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荷叶·茶旅融合民宿集群项目合作协议;高新区管委会与嘉域香楠公司签订嘉域香楠文化博览馆及其旅游文化酒店和金丝楠工艺品生产项目合作协议;夹江县政府与绍兴泉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绍兴泉岗机械科技(夹江)绿茶加工项目合作协议;犍为县政府与日照恒邦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金博恒邦农业种养殖园项目合作协议;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与竹乐茶业(上海)有限公司签订采购交易协议;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与开化宝纳制茶有限公司签订采购交易协议。其余21个项目在台下签约区集中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