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 14:48:18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我们按每小时17.8元的标准计算工资,由原公司负责发基本工资并购买社保,算下来和正常上班差不多。”在成都市一家大型商超工作的共享员工说。因为人员流动的受限,加上各地区各行业复工的进度不一致,大量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成为了复工复产的组成部分。成都家乐福八宝街分店、成都盒马光华店、赖汤圆、锦江区柳江街道辖区的企业鑫盛公司、龙泉驿区的一汽大众等公司,都存在这样的“共享员工”。
大型商超对“共享员工”需求大
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成都市使用“共享员工”的多为大型电商企业或用工需求较大的零售企业。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共享员工”招工令也只是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企业合作,这些企业用工很规范,接收临时员工也有成熟经验。以家乐福成都八宝街店为例,该店有12名“共享员工”,主要从事仓库拣货摆架、外卖送货、收银等工作,按小时计算工资,按月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和招聘兼职没什么差别。
“现在四川地区门店“共享员工”已有近百人,主要岗位包括电商拣货员、理货员、鲜食员工、收银员、迎宾员、推车员等。”沃尔玛中国华西区人力资源总监蔡雯介绍,沃尔玛在四川与乡村基餐饮有限公司、音乐派KTV、大米先生等企业合作,“共享员工”模式已在成都、乐山、遂宁等地门店落地。截至目前,沃尔玛全国门店已入职“共享员工”超过5000人。
作为“共享员工”概念的发起者之一,盒马鲜生在疫情期间对这种用工方式青睐有加。据成都盒马鲜生总经理桑海欧提供的信息显示,成都14家门店在2月初迎来超过300名“共享员工”,他们主要在盒马的前场和后仓从事打包分拣类工作,有效缓解了门店营运压力。
疫情期间,龙泉驿区出台了《成都龙泉驿区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方案》,为了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行业市场积极性,龙泉驿区人社局调剂用工,催生“共享员工”新模式。据龙泉驿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龙泉驿区构建了“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很多企业通过龙泉驿区人社局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了员工共享。
“我区建立‘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后,成渝轴线区(市)县纷纷发出‘借调令’。”他表示,龙泉驿与重庆市永川区、大足区和潼南区,简阳市,遂宁市安居区,资阳市安岳县和乐至县等成渝轴线农民工输出大区(市)县签订区域劳务合作协议,定点、定向、定需招聘员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共享员工”与劳务派遣或兼职人员的差别是什么?
“共享员工”是否构成双重劳动关系,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共享员工”是否属于劳务派遣的一种形式?
其实,“共享员工”并非全新事物。据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骆优介绍,员工派遣、借调、交流等都可以看作是“共享”,不过由于原企业通常不具备劳务派遣资质,因此“共享员工”通常不属于派遣工。根据具体模式的不同可能构成双重法律关系,“共享员工”不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过不管名称怎么叫,其中隐藏的法律风险不能忽视。
“共享员工”工资如何发放,如发生工伤事件由谁负责赔偿?租借企业拖欠工资,员工向谁追讨?骆优表示,相比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员工与第三方企业签署的用工协议更松散,双方职责相对单一,比起劳动合同风险更大。
骆优建议,“在保障员工知情权的前提下,尽量签署详尽的、合法有效的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降低后期的纠纷和风险。”
“共享员工”是否有望持久?
盒马预计4月上线“共享员工”平台
商务部鼓励大型商超、配送中心等短期内人员缺口较大的保供企业与餐饮、电影等企业建立员工共享机制,短期使用其闲置待岗员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共享员工”陆续返回原单位正常上班。“目前可能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共享员工’。”盒马鲜生光华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那么,“共享员工”这种应急用工模式能不能变成持久可行之举?
据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灵活用工比例在9%左右,与日本的42%和欧美的平均30%以上仍然相差甚远。而此次疫情期间,类似的跨行互助现象不断增多,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劳动力资源的不平衡。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乃军表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复工情况不一样,有一些企业有人没活干,有一些企业就属于有活没人干。疫情当下,复工过程当中,“共享员工”的做法是可取的。
沃尔玛门店的负责人看好这种用工模式。“现在四川地区门店开放的职位还在持续招募中,欢迎到店或电话咨询。”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到岗的“共享员工”全部按政府相应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会为到岗员工提供岗前培训。此外,还提供口罩、消毒液等安全防护用品以及工作所需的相关劳保用品。
3月18日,盒马鲜生对外透露,其目前正在开发“共享员工”平台,预计4月份上线。
2020-04-01 14:48:18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我们按每小时17.8元的标准计算工资,由原公司负责发基本工资并购买社保,算下来和正常上班差不多。”在成都市一家大型商超工作的共享员工说。因为人员流动的受限,加上各地区各行业复工的进度不一致,大量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成为了复工复产的组成部分。成都家乐福八宝街分店、成都盒马光华店、赖汤圆、锦江区柳江街道辖区的企业鑫盛公司、龙泉驿区的一汽大众等公司,都存在这样的“共享员工”。
大型商超对“共享员工”需求大
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成都市使用“共享员工”的多为大型电商企业或用工需求较大的零售企业。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共享员工”招工令也只是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企业合作,这些企业用工很规范,接收临时员工也有成熟经验。以家乐福成都八宝街店为例,该店有12名“共享员工”,主要从事仓库拣货摆架、外卖送货、收银等工作,按小时计算工资,按月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和招聘兼职没什么差别。
“现在四川地区门店“共享员工”已有近百人,主要岗位包括电商拣货员、理货员、鲜食员工、收银员、迎宾员、推车员等。”沃尔玛中国华西区人力资源总监蔡雯介绍,沃尔玛在四川与乡村基餐饮有限公司、音乐派KTV、大米先生等企业合作,“共享员工”模式已在成都、乐山、遂宁等地门店落地。截至目前,沃尔玛全国门店已入职“共享员工”超过5000人。
作为“共享员工”概念的发起者之一,盒马鲜生在疫情期间对这种用工方式青睐有加。据成都盒马鲜生总经理桑海欧提供的信息显示,成都14家门店在2月初迎来超过300名“共享员工”,他们主要在盒马的前场和后仓从事打包分拣类工作,有效缓解了门店营运压力。
疫情期间,龙泉驿区出台了《成都龙泉驿区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方案》,为了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行业市场积极性,龙泉驿区人社局调剂用工,催生“共享员工”新模式。据龙泉驿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龙泉驿区构建了“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很多企业通过龙泉驿区人社局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了员工共享。
“我区建立‘共享员工’用工模式后,成渝轴线区(市)县纷纷发出‘借调令’。”他表示,龙泉驿与重庆市永川区、大足区和潼南区,简阳市,遂宁市安居区,资阳市安岳县和乐至县等成渝轴线农民工输出大区(市)县签订区域劳务合作协议,定点、定向、定需招聘员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共享员工”与劳务派遣或兼职人员的差别是什么?
“共享员工”是否构成双重劳动关系,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共享员工”是否属于劳务派遣的一种形式?
其实,“共享员工”并非全新事物。据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骆优介绍,员工派遣、借调、交流等都可以看作是“共享”,不过由于原企业通常不具备劳务派遣资质,因此“共享员工”通常不属于派遣工。根据具体模式的不同可能构成双重法律关系,“共享员工”不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过不管名称怎么叫,其中隐藏的法律风险不能忽视。
“共享员工”工资如何发放,如发生工伤事件由谁负责赔偿?租借企业拖欠工资,员工向谁追讨?骆优表示,相比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员工与第三方企业签署的用工协议更松散,双方职责相对单一,比起劳动合同风险更大。
骆优建议,“在保障员工知情权的前提下,尽量签署详尽的、合法有效的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降低后期的纠纷和风险。”
“共享员工”是否有望持久?
盒马预计4月上线“共享员工”平台
商务部鼓励大型商超、配送中心等短期内人员缺口较大的保供企业与餐饮、电影等企业建立员工共享机制,短期使用其闲置待岗员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共享员工”陆续返回原单位正常上班。“目前可能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共享员工’。”盒马鲜生光华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那么,“共享员工”这种应急用工模式能不能变成持久可行之举?
据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灵活用工比例在9%左右,与日本的42%和欧美的平均30%以上仍然相差甚远。而此次疫情期间,类似的跨行互助现象不断增多,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劳动力资源的不平衡。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乃军表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复工情况不一样,有一些企业有人没活干,有一些企业就属于有活没人干。疫情当下,复工过程当中,“共享员工”的做法是可取的。
沃尔玛门店的负责人看好这种用工模式。“现在四川地区门店开放的职位还在持续招募中,欢迎到店或电话咨询。”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到岗的“共享员工”全部按政府相应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会为到岗员工提供岗前培训。此外,还提供口罩、消毒液等安全防护用品以及工作所需的相关劳保用品。
3月18日,盒马鲜生对外透露,其目前正在开发“共享员工”平台,预计4月份上线。